“我想留下余地,母亲只是失踪了,还有找到的希望。”
母亲在人潮汹涌的地铁站失踪了。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唤起家人对于母亲存在的所有记忆片段,却发现这个女人在他们脑前叶中的位置是那么岌岌可危甚至渺无踪影。意识形态中那一声官方化的“妈妈”,那一声例行般的“老婆”,最终只能唤来家人反躬自省后的一点点残存的侥幸。希望或许尚存,只是在阴翳蒙住的眼睛面前,只是在烟尘落满的初心面前,它又是多么地不堪一击!
读罢韩国女作家申京淑的《寻找母亲》,内心是不平静的。脑海里最先浮现的是家中为了生计操劳忙碌着的母亲的背影;然继续沉思,却是一种痛过之后更痛的自责感和难以言述的愧疚。这部被誉为“母爱的圣经”的小说,究竟为何能如此轻易地拨动读者内心深处的琴弦?我想,是因为它戳中的不是母爱中的感人点滴,而是每个人在接受母爱中所犯下的罪行——关于全天下的子女,共同的原罪。在这部“圣经”面前,读者需要被感动;但更需要的,是忏悔。
一、路西华
“想要作教法师,却不明白自己所讲说的,所论定的。”
——《提摩太前书》第一章第七节
小说在作者另辟蹊径的“说书人”形式中以独特的散点透视方式展开。在母亲走失之后,丈夫和子女开始千方百计寻找这个女人,为此印发寻人启事,走街穿巷,甚至提供五百万韩币的奖金。虽然一切都没有成为发现母亲的契机,但家人在过程中开始各自在记忆中找寻母亲的痕迹。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哥哥、妹妹和丈夫分别在自己的回忆里重新认识了这个女人,再次靠近了她——只是这一切只能停留在五味杂陈的泪水里和绵绵无尽的愧疚中。那个有着牛一样悲伤深沉双眼的母亲,是否还穿着破旧的蓝拖鞋,蹒跚找寻着首尔这个都市里关于她的子女们的气息?……
掩卷一刻,哽咽在喉。母亲的形象在三维角度的回忆中逐渐具体起来,而越是具体,越是让读者心如刀割。穆尼尔纳素夫曾说:“母爱不仅仅是指母亲对孩子的爱,也包含孩子对母亲的爱。”诚然,作者笔下的孩子们,并非是对母亲刻薄相待的逆子。妹妹同样作为女人,会和母亲有着女性间独有的细腻情感,在切菜、读写信这样的细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哥哥作为长子,从小会为了母亲受的委屈叫不平而绝食,会为了让母亲回家而立志成为检察官发奋学习。然而这一切都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子女进城谋求更好的发展,母亲却一直蜗居故地。待到何年何月母女通话时,竟发现双方已是相敬如宾,如此陌生;面对梦想未遂但仍事业有成的儿子,母亲只能一味地低头略带羞愧,说着对不起。
这是何等相似的画面!
远赴北方求学的我,永远忘不了的是小时候母亲严厉的鞭笞和苛刻的家教;她那凌人的气场是驯服青春期叛逆的我最好的武器。待我远走异乡,试图用通话来维系情感时,言语间捕捉到的却再也没了那种畏惧感;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女人的依赖和脆弱,是一种欲言又止的牵挂和欲说还休的失落。
只是我们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我们仍然在为了未来打拼,在社会洪流中努力寻找一块生存之地,在为了目标和梦想而殚精竭虑;而蓦然回头才发现,我们的心中已然没有了母亲的位置;而她却一直守着故地,盼着我们的音讯,盼着我们的笑貌,盼着她回忆里的浪花,能激起生活新的波浪。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然游子未归,又如何等得起那斑白的双鬓?小说中的妹妹,虽然与母亲有着电话交流,却总是用“有事”来搪塞母亲的问候,会为了一条狗的居所而骂母亲是乡下人。母女间的貌合神离,纽带在不知不觉间已薄如蝉翼。
我们自认为很好地维护着母爱,却不明白我们的言行究竟是维护还是排开。扪心自问,真的明白母亲所盼望的是什么吗?
二、撒旦
“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胎的时候,就有了罪。”
——《诗篇》第五十一章第五节
在妹妹、哥哥和父亲各自的回忆找寻中,各种尴尬、惊愕、遗憾和后悔纷至沓来。原来谁都不记得母亲的生年,原来全家福里没有出现母亲的身影,原来母亲是不识字的,原来母亲并不热爱厨房,原来母亲还偷偷地给孤儿院寄钱,原来……家人们这才醒悟,自己对平日里这个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角色,竟然有着如此众多的理解误差。这是无意的忽略?抑或是刻意的逃避?唯有沉默。而重新暗下决心要好好珍惜母亲时,却发现为时已晚。痛彻心扉。
当我们出生的时候,便对母亲有了生理上的依靠和潜意识的崇拜,这种意识随着年龄的递增,反而给了我们“母亲万能”的印象。我们对自己的母亲有着太多的想当然:身为母亲,理应会打理家务,理应要充分理解无条件包容家人,理应要为子女做一切子女做不了的事,理应……太多的“理所当然”,无形中给母亲强加上了超人的标签。小说中,妹妹听到母亲说偶尔厌恶厨房时的讶异,哥哥看到母亲不愿回家时的愤怒——谁能说自己真正地理解母亲?妹妹只知道母亲之手食之饕餮,哥哥只认为母亲应当回来,谁读懂了一个农村妇女在姑妈面前的自卑感?谁读懂了一个女人从丈夫处得到了不满却要做出多大的忍耐?只是母亲终究是伟大的。摔摔缸盖,背起儿子,母亲继续坚强地在这个家里生存着,为了子女咬牙挺过一切。
就像荷马所说的:“青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而一个母亲内心的希望比它们都要长久。”母亲牵挂着远在他乡的女儿的安危,母亲将儿子梦想未遂的责任担在自己肩上,母亲抚着孩子的脸庞落泪;也在不识字的情况下坚持要买女儿的书,带着所谓的愧疚将儿子的新屋打扫得窗明几净……母亲内心对于生活的希望没有失去,随着孩子的成长,这希望更应该有无尽的延续!只是我们,会在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读懂这一颗如此脆弱却又如此强大的内心?
我希望我作为母亲的希望而降生,却不知在生理上折磨了母亲之外,更成为了不停考验着母亲信念的残忍杀手。白驹过隙,已是重重罪孽。
三、米迦勒
“但命令的总归就是爱。这爱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
——《提摩太前书》第一章第五节
而小说并没有止步于复原“只为家人而湮没自我”的母亲。母亲在最后的独白是让人震撼的,让心痛又添上了一笔。母亲亦有苦恼和彷徨,亦有追忆和向往,忽地这个伟大的形象变得如此辛酸苦楚。“妈妈失踪之后,所有的事情都有了答案。”此时的我们才大彻大悟:母亲是我们心灵的故乡。母亲在家,故乡就不会走远。如果有一天,母亲失踪了,那即是心灵故乡的远去。
小说中的母亲,亦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母亲。维系着我们和这个特殊角色之间关系的唯一纽带便是爱。从母体不自觉散发的对于幼体的保护,从幼体不自觉散发的对于母体的依赖,而后在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中相互摩擦,衍生出各种纷繁庞杂的情绪,却始终离不开最初的那一份浓厚而纯洁的爱。无论我们的罪孽有多深重,却总是能在母爱中获得最后的宽恕——纵使她们不可或缺的存在偶尔会变得可有可无,纵使她们的付出会有甜蜜的回报也会有苦涩的误解。这份宽恕是如此沉甸甸,如此让人感动,让人心痛。
译者薛舟说道:“寻找母亲,多么悲壮的行程。尤其是当你彻骨地发现,这段行程百转千回,终究还是要回归自己的内心世界,原来弄丢母亲的人正是自己,那又将开启多么心酸的秘密之门,原以为幸福美满的心里竟然藏着无数的过错、失误、忽视、轻慢,还有自以为是的无知愚昧。”寻找母亲,更像是寻找自我、修正自我的旅程,直面自己并不完美的灵魂世界,轻轻敲响回家的隐秘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