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一片田野,要么刻意种满鲜花,要么自然的长满杂草。
——峰叔自语
其实今天本来打算早点睡觉补补精神的,结果拖地洗澡完了又清醒了一点。
这两天在听罗翔老师的《圆圈正义》
里面有讲到丽江古城有个客栈,门口有副对联。
写的是:爱要常觉亏欠,客要一味款待。
这句话其实很多年前看到过,也仅仅是看到了而已,没觉得有啥特别。
现在再看,却觉得颇有些值得品味。
看到知乎上有个问题,问,“男人为什么眼里看不见家务?”
高赞回答是说,家就像程序员眼里的一个系统程序,只要能跑,就别碰它。
我倒是也赞成,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些别的原因。
比较浅显的就是大多数男人本来天生就不如女人爱整洁。
我还是老样子拿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胡扯一下。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理上身体上的区别,男人是负责出去打猎的,女人是负责采集和照顾家庭的。
男人出去打猎面对的生死压力比较大,而且打猎首先要学会隐蔽,不要刻意改变自身环境,否则容易被猎物发现,谁打猎了谁就不好说了。
而女人负责采集,如果你去过菜园子你就知道,谁喜欢菜园子里乱七八糟的都是杂草,影响效率。
而且,男人对环境的容忍阈值比女人天生要高一些。
你想呀,出去打猎还能挑剔环境吗,没那条件也没那必要。
我说这个问题的意思是,有没有必要因为家务问题吵架。
就像我们很久以前都听说过的那个故事。
两口子早上刷牙挤牙膏的方式不同,一个习惯从牙膏底部朝上挤,一个习惯从中间捏一下。
两口子因此天天吵架,最后离婚了。
人生常常都是被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改变了。
普通人的生活哪里有那么多的大事。
都是被那些琐碎的鸡零狗碎渐渐消磨。
如同海浪慢慢啄残了礁石,如同风沙慢慢侵蚀了原野。
晚上回家坐在沙发上不想动,刷了几分钟短视频。
看到樊登说了一段话,为什么你总是易怒,容易烦躁。
是因为你心的位置太低了,看什么鸡毛蒜皮的事就都觉得很大。
就像科幻小说里吃了缩小药,看见蚂蚁都是大怪物了。
然后算法又连着给我推了樊登的另一个短视频。
说,所有的不开心不愉快,都是你自己允许的。
是你允许自己不开心,是你允许自己不愉快。
如果,你不允许呢?
我常想,人生宝贵且短暂,要把有限的生命和时间放在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上。
尽量不要让负面情绪负面能量影响自己。
心理学上有个“归因偏差”理论。
通俗的解释就是,我们总认为别人的失败或者错误都是他自己的主观原因造成的;
而我们自己的失败或者错误都是客观原因造成的。
所以,我们总是容易指责别人,却更加容易原谅自己。
比如,孩子学习不好,家长就指责他是他故意淘气,觉得孩子是主观故意。
而很少想孩子的身体、智力和心理发育规律就是这样的,其实是客观条件;
比如,老公回来不做家务,妻子就指责他天生懒惰,眼里没活,觉得老公是主观故意。
而很少想老公今天是不是很累,需要休息,其实是客观原因。
比如,遇到别人指责自己,自己就会辩解,要不是怎么样怎么样,我肯定不会怎么样。
所以,我们也常说,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
弱者总觉得自己没过好,那都是自己命不好;
强者知道自己的有限性,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碰到了好运气。
这不只是物质生活里的弱者强者,而且是心理上的弱者和强者。
这个世界希望你成为普通人,
它会千方百计的吸引你,但别让这种情况发生。
——贝佐斯
而且,我们认为的别人的错误真的就是错误吗?
我们认为的别人不符合自己认知、不符合自己习惯、不符合自己意愿的所有言行,真的就是错的吗?
曾经有本书很火,叫作《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我觉得大家可以有时间看一下。
顺便也推荐一个读书APP,“微信读书”。很好的一款应用,基本上不用花钱。
我以前写文章时候提过一个问题:
你有没有想过你脑子里跟你说话的那个人是谁?
之前我也写过,科学家研究,人的大脑每天会产生几万个念头。
甚至你自己都察觉不到其中绝大多数念头的生灭。
可能思考同一件事情的那一刻,你心里就有成百上千个关于这件事情的念头在此起彼伏,
而你凭借本能或者习惯选择了其中一个。
你脑海里主导和评判你行为、跟你说话的那个人,就是你所有念头中的一个比较符合你本能反应和习惯以及价值观的那个。
这就是同一件事情,不同人的反应不同。
世界上的每个人之所以风格不同,很大原因也在于此。
表达同样的意思,有的人选择温婉的陈述,有的人选择了激烈的指责。
所以,我觉得人生中有一件事特别重要,却也很难时刻牢记并且践行。
那就是自我察觉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心是一片田野,要么刻意种满鲜花,要么自然长满杂草。
所有负面的反应,包括你的愤怒、不开心,都是你允许的、自然生长的杂草。
你并没有刻意选择其中一粒鲜花的种子。
或许你可能说,是不是跑题了,不是说要讲“爱要常觉亏欠”的吗。
其实,聪明如你们,自己应该也能猜到我想说什么了。
爱要常觉亏欠,意思就是说,
要经常自我察觉,是否对别人的爱意熟视无睹,是否心田里开始有了杂草;
要时常自我反思,是否还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是否可以再播下一粒鲜花的种子。
这个世界对我们来说,其实很小。
因为在意你的,和你在意的人,无非就那么几个。
父母、爱人、孩子、朋友知己。。。。。。
爱要常觉亏欠。
我们不能总想着我还能让对方做点什么,
我们应该想着,我还能为对方做点什么。
就好像很多伴侣,见不得对方闲着,看见对方闲着就不由自主想找点事让对方去做。
你去拖拖地,你去刷刷马桶,你去浇浇花。
实在找不到事让对方去做就说,你离我远点,看着你我就烦。
就像狐狸、兔子和帽子的那个故事。
狐狸想欺负兔子,见到兔子就给它一巴掌,你为什么不戴帽子;
兔子再次遇到狐狸,就戴了帽子,狐狸给兔子一巴掌,谁让你戴帽子的;
兔子委屈了去找老虎评理,老虎说你别戴帽子了,我替你主持公道。
可是老虎和狐狸是一伙的,老虎说你换个说法不行嘛,你让兔子给你送块肉,它送肥的你就说要瘦的,它送瘦的你就说要肥的。
却不料被兔子偷偷听见了。
狐狸让兔子去拿块肉,兔子抢先问,要肥的还是瘦的。
狐狸愣了一下,不按套路出牌啊这个。
上去又给兔子一巴掌:谁让你不戴帽子。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自己的爱也要常觉亏欠。
我们要把自己当作一个值得用心去爱的人。
我们常常在内心指责自己,就像在指责别人一样。
比如对自己说,
你太笨了,你太懒了,你太傻了,你太没出息了,
你不该这个样这个样。。。。。。
你该争气一点,你该努力一点,你该勇敢一点,
你该怎么样怎么样。。。。。。
你没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没给自己耐心和时间,没给自己爱的供养。
你指责自己,你就会焦虑;
你指责自己,你就会愤怒;
你指责自己,你就会自卑,就会没有信心。。。。。。
爱要常觉亏欠,所以爱要时刻供养,时刻滋养。
尽可能的察觉自己的每个念头,不要催促自己做出评判,不要苛责他人不够符合自己的心意。
妻子指责丈夫眼里没活,其实是因为房间不整洁干净,会对妻子造成困扰和别扭。
可是妻子却把自己的问题归责于丈夫,认为自己心里看着房间不整洁而产生的别扭是丈夫导致的。
房间是真的乱?还是妻子觉得乱而丈夫却心里说,我觉得还好呀。
哲学家萨特有句名言——他人即地狱。
萨特认为,每个人和别人相处的时候,都想把对方变成客体,以此来维护自己的主体性。
他举了个例子说,路上遇到个陌生人,对方对我们上下打量,我们就会觉得不舒服,这是因为对方在把我们当作客体进行观察。
你之所以感觉不舒服,是因为他打量你的这个过程中,他是主导者,而你只是被观察、被物化的客体。
你要么选择逃避对方的打量,要么就反击回去也打量对方,重新夺回自己作为主体的主导权。
萨特认为,我们在关系中,总是难以避免的在为了争夺这种主体的主导权作斗争。
不管是陌生关系,还是亲情以及爱情。
所以,我们总不由自主的想支配对方,不管是父母对于孩子,还是伴侣之间。
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爱是一体,而不是主体和客体的对立。
如果不是常觉亏欠,父母怎么会爱我们如此深沉;
如果不是常觉亏欠,菩萨为何要普度众生。
那是因为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