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渔父》
我特别不愿意用“时光荏苒”或者“岁月如梭”之类的词儿,因为感觉成长是个特别残酷的事儿,所有你长大前认为不会发生的或者不应该发生的都会随着成长真的发生在你身边,所有你长大前认为的应该有的应该发生的公平和正义都终将缺席。当你用尽全身力气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情想要同归于尽时却发现即便如此你也并不能撼动这个世界分毫。但是然后呢?当我们结束了“长大前”的日子,迈过成长,看见那些赤裸裸的现实和自己的无能为力之后呢?我们最终会选择成为什么样子的自己?是那个一直想成为的自己?还是最终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人的样子?
一年之前读《沧浪之水》心中生出一种相见恨晚之感,想着自己也跟主人公池大为早先一样完全没有了解社会的规则,便凭着“自以为是”的正义和道理就在这个世界横冲直撞最后搞得头破血流。如果我初入职场的时候就读了这本书,那说不定现在脾气就会好一点,情商就会高一点,弯路也能少走那么一点。
一年后的今天再读《沧浪之水》心中仍生出许多唏嘘,反观自身这一年的变化,发现脾气并没有变好,情商也没有提高,每天都在自省、自责和自我安慰中度过,可到了第二天便又还是那个自己了,当然应该也有那么一点儿改变吧,不多。想起来内心不由得十分的惭愧和迷茫。
《沧浪之水》讲述了无职无权的研究生池大为在省卫生厅的升迁之路。池大为的父亲,因为坚守了自己做人的原则站出来说了几句真话而被划为“右派”付出了几代人的代价。可他并不后悔,对于他来说做人的清白就是最为神圣而不容亵渎的东西。由于受到父亲的影响,池大为也选择认真做人。毕业进入省卫生厅他坚守着自己的正义和原则,助人为乐,仗义执言,结果却得罪了马厅长被“流放”不用。做了七八年的冷板凳,分不到房子,生活捉襟见肘,儿子不但上不了好的幼儿园甚至在烫伤之后自己也无能为力,现实的残酷一点一点击垮了这个认真做人的人。为了生活他要 “杀死过去的自己”。他像当年他最讨厌的丁小槐那样绞尽脑汁忖度领导心思,做领导所想。“如果不是你的错,那就是领导的错,领导怎么可能错呢?所以还不是你的错吗!”;他也像当年最讨厌的马厅长那样运筹筹码,审时度势,“利益关系不同,说法就不同,归根结底,说法还是要按着游戏规则来说。”当杀死过去的自己后,池大为在社会中如鱼得水,步步高升。
合上书想想,生活和游戏一样有着它的规则,一切都是交换。了解规则,适应规则,利用规则的人才能在这个世界活得稍微舒服一点,他们的情商为他们换来如今的成就。可是当站到了理想的位置他们是否依然有勇气重新审视自己的灵魂呢?我很想学会妥协和柔软,可是在生活里我却还是没能成为“池大为”,我自己对此常常感到十分的沮丧。
是不是每一个想成功的人都会做出和池大为一样的选择,是不是每个人都能不断的和自己性格的“缺陷”斗争,成为能够遵守规则和利用规则的人呢?
我想看看也想知道其他人有没有一些别的选择。
唐朝民风开放,经济繁荣,诗人墨客可以说是特别的多,当然当官儿的也不少,诗人官员或者是官员诗人刘禹锡可以说是非常特别的一位。他的前半生位极人臣,后半生三起三落。但老头儿心态倍儿好,一直活到70,是真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典型。
21岁中进士,23岁授太子校书,但是刘禹锡也是个认真做人,坚持自己的人。凭着满腔热血他搞了永贞革新,誓要恢复唐王朝的兴盛。但是结果却是即使粉身碎骨也不能撼动这个世界分毫。他与好友柳宗元等八人被贬,说起来刘禹锡这人也算是“恃才傲物”没留下什么“好口德”,不会趋炎奉承,只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所以“二王八司马”事件里落井下石多,雪中送炭的少。
他的朋友柳宗元在重创之下,曾孤独写下《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可刘禹锡怎么说?他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文人遭到贬斥要么知难而退,要么抑郁而终。我们总说失败会让我们成长,社会会磨圆我们的棱角。可刘禹锡他竟磨不圆!二十三年起起落落可依旧我行我素,曾因写下著名的桃花诗而失去机会,可老头儿还是学不乖,再次被召回当官的时候依旧“嘴欠”道: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不是赤裸裸的给皇帝打脸么,结果自然继续下放锻炼。
好友白居易曾为他而泣:“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可是老头怎么说的?老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是何等的胸怀气度!也许对世界低头就能活得舒服一点,有功有名吃好住好,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可以低头弯腰向世界妥协,我们管这个叫做情商,叫跟自己的人性作斗争。可是在那样的年代刘禹锡这个老头子却恣意妄为,嘴欠潇洒的活到了70岁。人生70古来稀,耄耋之年有几人?到底是磨圆棱角活得更滋润还是只做自己活得更快活?
跟刘禹锡一样的还有外国人毕沙罗,他也是个认真做人,坚持自己的人,只是他不是在功名场是在艺术界。提起“印象派”首先想到的都会是印象派之父莫奈,他的《日出.印象》成为印象派的代表作品。然而真正将印象派践行到底,唯一一位从头到尾参加了八次印象派画展的人却是毕沙罗,这个面目和善,极具包容之心的人却在内心独留着对艺术的一份坚守和信念,真正做到从一而终。
毕沙罗没有莫奈的名气也没有雷诺阿的耀眼,但他却能将这些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们聚集在一起,毫不夸张的讲他是印象派真正的凝聚力,拥有着融入大地而不穿刺天空品质。
我在15岁的时候最喜欢梵高,喜欢热烈的紫色《鸢尾》,喜欢浓烈的夜色《星月夜》,更喜欢那近乎疯狂的表达方式。25岁的时候最喜欢莫奈,喜欢光影变幻的《草垛》,喜欢安谧静深的《睡莲》,更喜欢那醉人的迷离和梦幻。如今的我却独爱毕沙罗,喜欢他追求美与自然的表达,更钦佩他遵从自己的内心,能够安静的始终坚守着那份信仰。
生于商人之家的毕沙罗原本可以继承父业,殷实舒服的过完自己的一生,可是他偏偏爱上了画画为了画画不惜放弃一切甚至离家出走。他说“绘画使我快乐,它是我的生命,其他无关紧要。”
在那个时代沙龙才是艺术家功成名就的途径,可他偏偏要脱离主流跟沙龙对抗。然而一个人即便粉身碎骨也未能撼动这个世界分毫,印象派输给沙龙,就连印象派画展的发起者莫奈也最终屈服。只有毕沙罗依旧坚持着从一而终参加印象派全部画展是名副其实的最坚定的印象派艺术大师。他说“我的生命与印象派紧密相连。”
毕沙罗这一生并不富裕,生活大部分时候甚至十分窘迫,就连他最爱的妻子也曾指责过他的“不负责任”,可他依然坚守对艺术的追求,对自然,对美的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如果像世界低头,也许他的画也可以卖出高价,生活可以不用如此艰辛。可是他说“如果我可以重新开始做一遍,那么我会走同一条路。”
如果妥协可以换来舒适,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还要坚持?
生活告诉我,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交换。那些你得到的所谓的成功,不是因为你付出了什么,而是因为你失去了什么,得到从不是因为努力,而是因为交换。
小的时候你的成绩好,努力只是先决条件,那么你失去了什么呢?游戏?童年?朋友?
长大了你事业有成,努力依然只是先决条件,那么你失去了什么呢?纯真?信念?坚守?
这里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在沧浪之水中沉浮到底是选择向世界低头还是坚守内心的信仰?选择即使不能撼动世界分毫也要不负我心还是为了生活的好一点放弃曾经的信念?选择要成为自己曾经讨厌过的人还是一直想成为的自己?
《沧浪之水》的池大为有着这样一段自白:“那里有鲜花,有掌声,有虚拟的尊严和真实的利益………我是去了信念,放弃了坚守…..我的心中也有隐痛,用洒脱掩饰起来的隐痛,无法与别人交流的隐痛。”
也许迷惘仍然会一直伴随着我们,但愿在这个交换的世界我能做出令自己无悔的选择。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还是仍然没有学会柔软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