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明天就53岁了,老K离退休也不远了。
老K20岁那年就在村里做代课老师,转正后到现在也有三十多年教龄了,是个典型的乡村老教师。
老K年轻那时,也算是附近几个村里的出名帅小伙之一。出名有几个原因,一是源于他长得仪表堂堂,一表人才;二是因为他热心助人,一会帮这家修电器一会帮那家上房补瓦,只要别人开了口,很少有拒绝的。但是好人吧,命不一定好。先从老K的家庭情况说起。
老K家是村里的一个普通家庭,爸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条件很是一般。老K是家里的长子,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六十年代初出生的农村娃娃,有几个吃饱过的呢?没饿死就不错了。那时候搞生产大队,吃大锅饭,号称是有饭同食,有活同干。但用现在的科学管理观点来看,这种组织结构、劳动方式和分配方法都很不合理,能高效吗?所以,队里的粮食除了上交外,都不够大伙吃饭。老K的童年,基本都是饿过来的。
可能有人会说,那年代大家不都这样过来的吗?像老K这样的孩子到处都是。其实呢,情况还是有些特殊。老K是长子,三个弟弟年龄相差不大,家里压力更大。老爸老妈省吃俭用匀出来的一点口粮,还不够三个弟弟吃,所以每次老K都只能干望着流口水。这样的日子也没维持多久,就在老K十岁那年,他才刚上二年级,老妈病逝了。这下对他们家的打击更大了。三个弟弟都还小,一个七岁,一个五岁,最小的才两岁半,老K爸爸景叔的兄弟姐妹们孩子更多,指望不上。这可把这家人愁死了。
那是老K妈妈过世三个月后的一天早上,老K找到景叔。
“爸,我想帮家里干活,帮忙挣工分。”
“那学不上了吗?没文化可得一辈子受苦。你可不能像老爸这样,一辈子只能在田里对付对付。”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