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有两个家。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另一个是我们长大以后,自己结婚成家的那个家,我们把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就是这个孩子最初的“元认知”。这个孩子最初的关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认知都来自于这个原生家庭。
在人际互动中,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不知不觉中学到的一些行为,有些时候也会反其道而行之。
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往往使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影响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决定。
我有一个亲戚,他爸爸由于教育不得法,脾气又比较暴躁,从小就对他拳脚相加,现在他成年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对待孩子的方式就像他爸爸当年对他一样,也是动辄拳脚相向。
我吓坏了,这不是活脱脱的翻版么?
我曾经尝试和他沟通,想跟他表达这样做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心理伤害和后果,希望他能修正自己的方式和行为,不要用他爸爸对待他的方式去对待孩子,可是,我们的沟通没有丝毫效果,在他的认知里,压根不觉得这样做对孩子有什么不妥,还一再强调他这是为了孩子好。
我只能理解为他的“元认知”出了问题,因为他“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他认为他所做的就是对的。
李笑来老师说,所谓的“元认知”,是指“认知的认知”。说白了就是:
——知道自己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哎呀呀,是不是给绕晕了?
其实就是,我们认为对的未必就是对的,我们认为错的也未必就是错的,因为我们的认知有局限。就如上面那个亲戚,他认为这样对待孩子的方式很OK,因为他爸爸就是这样对待他的。
当我们能够更深刻理解“元认知”,就一定能够理解“一个人的潜力有多大,几乎完全取决于他的元认知能力有多强”这句话了。
因为当你能够知道自己知道又或者知道自己不知道,你才有机会去改善自己的认知,才有可能在不断的进步中找到自己!
真心希望他的孩子将来能走出原生家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