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在写作业,我在看他推荐的书《哪怕是只丑丑猪》。
我没买过这本书啊,哪来的呢?
Jerry说是薛老师送的,顿生好感,因为薛老师推荐的书都蛮好看的。
说实话,小孩子的书有时会觉得幼稚,我不会太认真去看,但这次是Jerry推荐的,他很少推荐,所以我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
简短的对话开始了一个小故事,小怪物的出现吸引了我,小怪物与小女孩成果的对话很奇特。
故事很简单:成果妈妈苏小棉总是喜欢把女儿与别人家的孩子做各种比较,凡是成果比不过别人时就叫女儿成果“笨猪”、“笨猪”、“笨猪”,多么可怕的字眼!当成果被妈妈苏小棉叫了一万一千一百一十一次的时候,成果真的变成了一头猪——一头会说话的丑丑猪。这下子着急的是苏小棉了,女儿怎么会变成一头猪呢?我该如何面对老师、邻居、朋友的质问呢?难道女儿一辈子就是一头猪吗?
文中的场景代入感很强,很容易与自己育儿发生联想,虽然我没有这样说过Jerry,偶尔会开开玩笑,但是被故事中可怜的成果触动到了,瞬间眼泪花花。Jerry一边做着作业一边说妈妈哭了。
另一处感人的地方就是变成猪的成果被妈妈苏小棉带到郊外的蓝色湖边,爱睡觉的成果苏醒后发现这个场景怎么这么熟悉?原来这个场景出现在她未完成的童话故事里,成果曾经写童话的时候被妈妈一顿埋怨和不满,此时的苏小棉却按照童话故事里描述的那样,用紫色丝巾做的网兜捞月光,捞一万次,把捞到的最纯净的月光涂在最爱人的额头上,那个最爱的人就会变得美丽。
即使此刻的苏小棉很累,但她不想放弃,她愿意相信童话里的故事是真的。我们相信成果会回到原来的样子,因为此时此刻,苏小棉用实际行动在表明“我真的很爱你”,尽管成果是一只丑丑猪。
看完这篇小故事,不禁让我想起《摔跤吧!爸爸》,一直想要生个儿子来实现自己未完成梦想的马哈维亚·辛格对于女儿吉塔和芭比塔的执着与坚持。苏小棉和马哈维亚·辛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活中的我们身上或多或少有苏小棉的影子,缺少些许马哈维亚·辛格对于来自外界冷嘲热讽抵御能力。我们就是孩子的脊梁骨,在他们未成年的路上,我们需要做好他坚实的后盾,这不仅仅来自在于物质,更多的来自于对孩子正向的鼓励和精神上的支持。
你关注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就会拥有什么。育儿路上,这个道理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