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基本精神是仁爱,佛教的根本精神则是慈悲。关于慈悲精神,可以从四个问题展开来说。
第一个问题,佛教的慈悲指的是什么。说佛教是讲慈悲的宗教,可以从佛教的诞生之日开始说起。大家都知道,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因看到世间众生沉溺欲海,饱受生老病死之苦,从而发心出家求解脱之道。经过十余年的访师求道和潜心修行,释迦牟尼终于证得了解脱生死轮回之无上正等正觉法。之后,释迦牟尼以此无上菩提法化导众生,说法四十余年,直至圆寂,以实践他降生之时即立下的誓愿:“三界皆苦,吾当安之”(《修行本起经》卷上)。佛陀的这一誓愿,体现了佛教关怀众生、利乐有情的伟大的慈悲精神。
按照佛教经典原本的解释释,“慈”和“悲”是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体现佛教对众生的关怀的。“慈”是与众生乐,“悲”是去众生苦。如《大智度论》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佛教的这种慈悲精神,在大乘佛教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扬。如《观无量寿佛经》中说:“佛心者,大慈悲是。”《大智度论》中则更明确宣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据《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记载,地藏菩萨发愿说:“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卷上)所以,后人为地藏菩萨所作的对联曰:“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充分表达了地藏菩萨的宏大誓愿。
第二个问题,佛教的慈悲有几个层次。佛教有三种慈悲,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依星云法师的解释,众生缘的慈悲是指凡夫的慈悲爱行。这种慈悲以自己的父母、妻子、亲属等彼此具有因缘关系者为对象,施予对方财物关爱。这种慈悲对象不广大,并且含有私情私爱。法缘的慈悲指二乘菩萨的慈悲。二乘菩萨认为一切诸法皆是虚幻,由缘所生,随缘度化众生给予所需。无缘的慈悲指诸佛如来的慈悲。如来视一切众生与自己平等一如,一切有缘无缘众生都要度化摄受。
第三个问题,观音慈悲为何能如此深受信众尊崇。“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佛教慈悲的最高境界,也是观音文化的核心要义。“无缘大慈”,指的是虽然与众生无缘,但也能发大慈心来帮助你;“同体大悲”,指的是把你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发悲悯心来共同承担。观世音菩萨曾经发愿,任何人在遇到无论任何灾难时,只要一心虔诚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时,即会得到观世音菩萨的救度——“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因此,我们在危难之际称颂观音菩萨的时候,前面总会加上“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尊称。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精神在佛教中国化演变过程中有三个方面。一是他慈悲为怀的精神,与中华民族仁者爱人的教化相融合,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生守则。二是观世音菩萨的造像从唐时期的“丈夫相”逐步过渡到宋以后的“女相男身”,更加符合中国老百姓“慈父悲母”的一贯感知。三是观世音菩萨作为一个外地菩萨与妙善公主舍身救父的传说相融汇,最后完全实现了本土化,扩大了观音信仰的受众面、提高了辨识度,加快了无碍传播。
第四个问题,观音慈悲如何实现与当代国人精神需求相契合。这个问题可以分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宏观层面来看。以前,我们一度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宗教信仰会逐渐被科学理性所取代。但从社会环境、生存现状、人生际遇等来看,科学并不能完全解释人类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现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出现紧张,希望得到神灵庇护的朴素需求激增,宗教独特的安抚人心、抚慰心灵的作用凸显。二是从微观或者说是个人层面来看,应当指出的是,观音的慈悲精神并不只是让人们通过祈祷去期待菩萨来救度自己,而是要信众按照菩萨的慈悲精神去实践。中国的禅宗强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和“即心即佛”,认为“自性迷,佛即是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倡导“自性自度”,自我圆满,由此为普通信众“立地成佛”提供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