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晓白
--01--
正如因花边新闻(为某主持人离婚)而留意到冯唐,最初知道沈从文,是因为他和张兆和的爱情,那般纯粹蚀骨、细腻动人,是现代都市快餐式爱情的一面镜子。
而今看这部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是得于一个朋友推荐,他推荐的理由是:很美。
我读过之后,发现的确很美:诗意的环境描写,把空灵的一方水土,描绘得好似唐诗宋词里的水墨画;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把水土孕育下的明净的人,刻画得如同集中了中华传统美德于一身的精灵。
要知道,作者可是被汪曾祺点赞过的。他那种作为乱世文人的干净,使我如沐春风;而他的灵气,泼洒在小说中,使得文字有一种散文诗与小品文结合的风韵。
这风韵好像一位妇人,经历有了,沧桑还未来到,引得人比品红酒还上瘾。
--02--
先来大致解读一下《边城》的故事情节:
茶峒小城的溪边,撑渡船的老船夫和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老船夫为人老实、诚恳热心,翠翠正值芳华,清纯美丽、气质灵动;祖孙二人过着平静的生活。某一天,船总家的两亲兄弟同时相中了翠翠,但老船夫在女儿感情失败的阴影之下,不敢私自做主,他只能凭一己之力,在翠翠和船总之间,不断试探、周旋。及至最后,船总家的两兄弟,一个死了,一个出走,而老船夫,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去了。
这是一部悲剧。作品现实地表达了感情中的纠结和忧虑:三个年轻的当事人,翠翠喜欢二老,二老也喜欢翠翠,但与此同时,大佬也喜欢翠翠;而作为掌握媒妁决定权的长辈,老船夫喜欢二老,船总也对翠翠、老船夫很满意。
翻译成现在的话来说,正值嫁龄的女子被两亲兄弟喜欢,但她喜欢的是老二;能为女子婚姻大事做主的爷爷,满意的也是老二。
也许有人要说了,这很好办啊,既然大家目标一致,选一黄道吉日,把婚事办了就是。
事情坏就坏在,大家都在肚子里唱戏,心理活动成吨,却死也开不了口。
老船夫怕自己强加的意识会影响孙女的决定,所以他开不了口;翠翠因为少女的难为情,加上自幼无母,在爱的表达上尚未启蒙,所以她开不了口;两兄弟碍于手足情,都不想乘人之危,所以开不了口。
悲剧的源头就一个“猜”字。所有人都猜来猜去,想说不敢说、想做不敢做,憋着难受、撑得辛苦,还是不说、死都不说。及至最后,爱淡了,生了恨,留下一个虚无缥缈的“等待”的结局。
--03--
说实话,这篇小说虽有语言美、人性美加持,但看得我很“着急”。私以为,那种“眼中带泪,泫然欲泣”、那种“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情态,很美,确实美,但,付之于影像化就好,现实生活中,真正对某事物看上了眼,想表达就大点声,想出击就果断迅速,这样才是该有的态度。
邓文迪为很多人不屑,抛开人品、道德等等不谈,我十分佩服她的谋划能力、掌控能力。她18岁那年,先是设法结识了美国人切瑞,随后赴美,并瓦解了切瑞的家庭,与之结婚;婚后又认识了另外一位情人,这位情人资助她到昂贵的耶鲁大学读工商管理专业;1996年,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她在飞香港的飞机上,结识了默多克集团的时任董事,据说飞机没落地,她就谋得了卫星电视公司总部实习生的工作;而与默多克的相识,坊间流传的版本是,在香港的一个鸡尾酒会上,她把红酒洒在他的膝盖上,成功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4个男人,成就了这个女人人生的步步攀升,用某些言辞偏激者的说法,她是“一路睡上去的”,但请恕我直言,我只看到了她选定目标后,那种无所顾忌去追逐的势不可挡,她想要,就不藏着掖着,卯足劲、沉住气、甩开臂膀、用尽心思,也要达成目标。这种劲头,难道不比畏畏缩缩,害怕争取强一百倍?
同样不惧表达“我想要”的,还有章子怡。在那场最能体现娱乐圈排名的芭莎慈善夜晚会上,她机智地拉衣露肩,真实不做作,又风头尽收。
都知道娱乐圈是个瞬息万变的地方,新人、后起之秀如拍浪之势一波接一波,不争不抢,稍稍一懈怠就成明日黄花了。谁能抓住机会、用尽机会,谁就能长盛不衰。
这个世界很庞大很吵闹,想要就说出来、大声说出来,这种生存立世的智慧,虽然强悍,但并不丢脸。酒香还怕巷子深呢,你问问你自己,你可曾是那万里挑一、饮过即醉的醇酒?如若不是,你又凭什么要求,你端坐不动、不言不语,就有人发现你呢?
--04--
我历来喜欢读读“闲书”,前几天听到一位朋友说,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其实都是那些看似无用的书,给了我们指引,我对这句话深以为然。
《边城》无疑问是一篇悲剧小说,使我看到了“人物性格决定命运”的无奈,这种无奈,当然是有警世作用的:纷繁世间里,我们能看得清自己的内心吗?我们对于自己所思所求,敢于承认吗?承认之后,敢去讨、去要、去争吗?
当然不是唆使你盲目去争取,只是想告诉你,尽好本分、修炼内功、夯实基础之后,再去向世界伸手。
先尽力、努力,再借力,然后竭尽全力达成,成就自己也成全他人,何乐而不为?
感谢阅读,往期书评回顾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