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曾在他的《思考的要诀》这本书中提到:现在这个时代,在工作或学习上,要将事情做好,我们最应该学习的就是思考的要诀。
思考的要诀讲的是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这项技能学校或职场不会教导我们,只有依靠我们自己不断去学习、分析并总结才能领悟。
我很赞同这样的观点,社会上太多人云亦云的事件,很多人以为自己知道,其实却不然;还有很多专家的话,乍一看是“事实”,其实也只不过是一些“意见”而已。
当我们学会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后,对很多事情就会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也才能让自己的意见在一些会议和交流中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精英们都在学的自我意见建立法》这本书正是通过日本作家狩野未希的六堂课,教我们如何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我看完后也是受益匪浅。
狩野未希,庆应义塾大学法律系毕业,庆应义塾大学研究所博士毕业(英国文学)目前为庆应义塾大学、圣心女子大学、商业突破大学讲师,并担任指导国际水平思考力、表达力、作文力的学校——Wonderful Kids学校的校长,儿童思考力教育推动委员会代表,在大学教授思考力与英语长达二十年。
曾在TED Tokyo Teachers 以英文发表TED TALK “It’s Thinking Time”。
作者教我们的的6堂课如下:
第一堂课:建立“自我意见”
这是教我们要为自己的意见找到相应的根据,要有批判性思考。
受到“批判性”字眼的影响,很多人对批判性思考有些误解,以为批判性思考是批评对方,贯彻自己意见的技巧。
其实并不是,批判性思考指的是“不流于他人的想法,自己认真思索意见的思考方法。”
它的最大魅力在于,不只是信息本身和他人的意见是我们“谨慎判断”的对象,连对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也要“慎重思考”。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不是别人出国留学回来升职加薪,我也赶紧出国学个什么;
不是别人创业赚了很多钱,我也赶紧辞职下海经商;
更不是别人天天早起读书写作,我也一定要天天早起;(当然我也是晨型人,但这可能对于一些夜猫子型的人并不适合)
别人看什么书,我也一定要看什么书;
就连我们自己,可能三年前的想法和现在的感悟(随着知识、阅历的增加)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为自己的意见找到相应根据的思考判断能力。
第二堂课:区分“事实”和“意见”,提出好问题
这两个要素是掌握彻底思考能力的重要基础。
“事实”是以某种形式显示证据的事物(例如“地球是圆的”的证明,就是地球的照片等)
另一方面“意见”是我们思考后,每个人得到的不同想法(如“地球比任何行星都美”)
值得警惕的是一些专家的发言,专家们说的话有说服力,所以很容易让人把“意见”误以为是“事实”。
我想起了电视上经常忽悠老人们的那些所谓的“健康专家”、“治病大师”,让人们上当受骗的后面其实隐藏的身份,往往只有小学、初中文化等等。
要是老人们或他们的儿女们都学会独立思考,也许就能避免不少损失。
第三堂课: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深入思考
这里可以运用《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精英们都在学的自我意见建立法》这本书中教我们的让思考更有深度的四个技巧来学习:
第四堂课:预测将会发生的事,决定现在应采取的行动
这是一种预测能力的培养,我们不妨按这样的步骤来思考:
a 该“方案”如果成为现实,会发生什么事?
b 成功和失败的情节分别有什么?有没有这两种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
c 思考该行动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d 思考有没有必要现在就执行;
这样一圈下来,我们的头脑会更清晰一些。
第五堂课:牢牢掌握交换意见的“规则”
对于自己有不同想法的人,要想象那个人的立场,思考“这个人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这样多练习几次以后,就会有一种冷静、而不是责怪他人的思考能力了。
第六堂课:把批评和反驳都当作自己的想法,推敲意见
这堂课讲的是发现“问题”是“思考”的开始。
其实往往在模糊不清的情绪中,却藏着真正的想法。
有疑问就要正视它,寻找它的原因,就算被反驳也没关系。
了解了“自己重视”的事,在反驳中不断推敲意见,说不定就会思考出一些新的观点和想法了。
看完《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精英们都在学的自我意见建立法》这本书后自己的思考:
当人云亦云的时候,会有自己独立的判断思考能力;
只要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得出的观点,哪怕再渺小,也值得鼓励;
哪怕是什么专家讲的话,只要他没有在该领域经过深入调查、仔细研究,没有独立的思考过,都要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不盲目跟从。
相信这样慢慢锻炼下去,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都将会取得一个很大的进步。
因此,想真正学会独立思考,这6堂课一定要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