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英雄辈出。在三国前期,基本上是武力值较高的几位英雄的舞台,比如关羽、张飞、吕布、典韦等等,而后就是曹操、诸葛亮、周瑜、庞统这些谋士的舞台,他们先后有统一北方、占据荆州益州、赤壁连环烧战船的功绩,让读者赞叹不已、称不绝口。但是到了三国后期,就是诸葛亮北伐和司马懿对战的阶段,这个阶段最让观众揪心,但也是三国时期最精彩的部分,因为这个阶段谋士的计谋以及武将的决斗层出不穷、花样百出,读者看后都会感到烟花缭乱。总体来看这个阶段,虽然诸葛亮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是却让读者感到司马懿不如诸葛亮,甚至害怕诸葛亮,那真是这么回事吗?
纵观诸葛亮北伐战事,因为是六次大规模北伐出祁山,所以被后人成为“六出祁山”。在这六次战役中,有三次诸葛亮已经大败司马懿,并且马上就可以进攻长安了,但是却因为不同的原因撤军,无功而返。这三次分别是第一次、第四次和第六次。
第一次北伐,街亭之战宣布失败。第一次诸葛亮北伐,此时的司马懿还没有被魏国皇帝启用,所以诸葛亮进攻非常顺利,加上蜀军士气高涨,魏国的天水、安定等三座城不战就投降了。正当诸葛亮设置好布局准备进攻长安的时候,司马懿出场了,而且一出场就直奔当时战场的要害——街亭而去。街亭由马谡镇守,因为马谡小瞧司马懿,结果马谡惨败,诸葛亮上演“空城计”,也险些被司马懿活捉。就这样,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
第二次和第三次北伐,司马懿几乎是坚守不战,就算是诸葛亮再怎么羞辱辱骂司马懿,司马懿就是把自己的头缩进壳里不出来,所以第二次北伐,诸葛亮是因为粮草不济、而且旷日持久士气低落被迫撤军的。而第三次是因为诸葛亮患病无奈才撤退的。
第四次北伐,诸葛亮搬出来了自己的秘密武器——木牛流马。木牛流马的出现,解决了蜀国运送粮草的麻烦,而且还把司马懿给玩弄了一番。后来,诸葛亮用木牛流马引司马懿追赶,射杀了司马懿的前锋大将张合,并且大败司马懿主力。正当诸葛亮准备挥师进军长安的时候,皇帝刘禅招诸葛亮回朝,原来是司马懿派人到成都散播诸葛亮有谋反之心。刘禅闻听大静,因此急招诸葛亮回师。诸葛亮无奈值得应允,就这样,第四次北伐失败。
第五次北伐,还是因为司马懿闭门不战,加上诸葛亮连年征战体力不支、蜀国粮草接机不上,而此时和东吴的盟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诸葛亮不得已退兵的。就这样,第五次北伐草草结束。
第六次北伐,也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这次北伐诸葛亮费劲心机才用粮食把司马懿引出来,而且把司马懿引到了上方谷,并且火烧司马懿。司马懿得知中计,想要拔剑自刎的时候,老天爷却帮了个大忙,下了一场大雨把所有的火都浇灭了。司马懿趁势杀出重围回到了自己的营寨再也不出来,直到把诸葛亮耗死在了五丈原。从此,“虎啸龙吟”、诸葛对司马的场面结束了。
纵观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战,司马懿几乎就是扮演着“缩头乌龟”的角色,并没有和诸葛亮过多的正面交锋过,而唯独的几次正面交锋,司马懿也没有取胜过,反而是险些丧命,表面上看是司马懿不如诸葛亮、害怕诸葛亮,但其实司马懿是害怕丢失自己手中的权利,因为诸葛亮越强大,自己的权利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稳固,毕竟战争年代,手中的权利才是最重要的,名声什么的都是次要的。
司马懿和诸葛亮第一次对战是在空城上下。在空城上,诸葛亮正在城墙上抚琴,司马懿在城下听琴声却不敢进城,最后琴弦一断吓得司马懿拔腿就跑。后人评价司马懿说他多疑,其实不是。此时司马懿身边有十万大军,诸葛亮身边就几千人,司马懿要是真担心城内有伏兵,派两万人进城便可以探出究竟,但司马懿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深知“猫鼠理论”。如果此时司马懿进城捉住了诸葛亮,那魏国就没有了对手,这对于刚出山、手中没有任何权利的司马懿来说,就会立刻回到自己一无所有的阶段,手中的军权自然会被收回去,所以司马懿很聪明,他选择了逃跑来放走诸葛亮,因为只有这样,自己手中的权利才会被自己牢牢掌握住。相信诸葛亮也明白,如果此时自己逃跑,那就是在告诉司马懿自己身边没有兵马,这样司马懿不追也得追;相反,如果不走,开城门摆一个空城,相信司马懿也明白该怎么做,所以才配合司马懿上演这么一出好戏。
之后的几次北伐对战,司马懿之所以闭门不战,是因为司马懿通晓兵法原则的表现。诸葛亮带兵进入魏国境内作战,如果诸葛亮失败、司马懿取胜,此时的司马懿最多把诸葛亮的大部分兵马俘获,而不可能马上深入蜀国灭蜀;但司马懿失败、诸葛亮取胜呢?此时蜀军会士气大涨,魏国军队士气低落并且四散逃跑,这时候从位置上来看诸葛亮可以趁势直取长安,一路上不会有魏军阻挡。司马懿明白出兵和诸葛亮对战的风险,因此才会选择隐忍,这也是司马懿从大局考虑的结果。事实证明,司马懿的做法是对的。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可以说是诸葛亮成就了司马懿。没有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司马懿恐怕还在家中养老呢。而司马懿也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他为了能够有一天出人头地,先后在曹操、曹丕手下选择默默无闻,终于在曹睿继位之后迎来了自己的时代。而且司马懿也抓住了诸葛亮北伐这个有理的时机,不断提高自己在魏国的影响,同时也不断稳固自己的军事权利和政治权利,这为以后司马家族篡夺曹魏势力埋下了隐患。司马家族有如此的成就,诸葛亮可以说是第一功臣。所以说司马懿并不是怕诸葛亮,而是担心手中的权利和自身的地位会丢失,因此才会有“死诸葛走活仲达”这样看似滑稽的故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