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一部分是科学,一部分是艺术。需要建构且遵循规则的部分是科学,科学根据每种情境进行变化的部分是艺术。——《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子在其著作《庄子·养生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庖丁奉命替梁惠王宰牛,他的技艺十分高超,“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梁惠王问他是如何达到这种程度的。庖丁回答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最初他开始宰牛时还不了解牛的结构;宰牛三年后开始熟悉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如今他已经宰牛十九年了,早已“游刃有余”。
庖丁只是一个宰牛的厨师,但他并没有局限于“宰牛的技艺”,而是掌握了宰牛之事背后的规律,再通过反复实践,才达到了迎刃而解的境界。世间事皆如此,只要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再通过反复的实践,就能应付自如、得心应手。
写作也一样。很多人觉得,写作是需要天赋的。事实上,那些写作能力出众的人,大多是掌握了一些写作方面的重要原则,再通过反复实践联系,最终达到信手拈来、落笔成章的地步。
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则,是普通人也能通过学习来掌握的呢?《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就为我们提供了这些内容,它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列举了20条“适用于所有人的高效写作原则”,包括如何规划文章的观点,如何使用个性化的例证,如何选取恰当的语态、句式和语气,如何通过优化排版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等,这些技巧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的写作,适用于各个行业的想要提高写作水平的人,“教你如何写出一篇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的作者布兰登·罗伊尔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在全球著名的考试服务机构Kaplan担任主管。在Kaplan任教期间,他潜心研究英文写作、语法和逻辑推理教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独创了一整套教学体系,并先后出版了一系列书籍,《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是其中之一。
写作包含四大支柱:结构,风格,可读性,语法。布兰登·罗伊尔在书中详细论述了前三大支柱,结构,风格和可读性,总结出了20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写作原则。
1.结构
结构关乎文章组织以及表述观点的顺序。
从学写作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一篇文章包含三个要素,中心思想、结构和材料。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结构是文章的“骨架”,而材料则是文章的“血肉”。对于一篇文章而言,结构是中心思想的表现形式,又是组织材料的逻辑依据。清晰合理的结构,可以帮助读者尽快了解到文章的核心思想。
那么,如何做到“结构清晰”呢?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五条原则,从整体到局部,依次为读者论述。
首先,多采用“自上而下”的写作方法,即“倒三角”式的结构,先写总结,再列观点,观点按“最重要-次重要-不重要”的顺序排列。
其次,观点数量以二到四个为宜,三个最佳,每个观点都提炼出“主题句”,使观点清晰明了。
第三,多使用转折性的连接词,可以帮助上下文衔接得更为紧密。
2.风格
风格是写作的方式,包括如何使用恰当的例证支撑所写内容。
在《写作大辞典》中,“风格”指文学作品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而鲜明的风貌和格调。文章的风格是通过作者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来体现的。不同的作者,会形成千差万别的风格。在这些纷繁的表象背后,依然有通用的原则。
首先,采用个性化的例证,重视细节描述,用语准确具体。“道理只能赢得辩论,故事可以收服人心”,所以,要用充分的案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同时多用细节的描写,使文章更可信、更难忘。
其次,多用短句,少用长句。短句灵动,能使文章表述更为清晰;长短结合则会使句子的节奏起伏变化。
第三,用词简洁明了,少用生僻词,避免冗余重复。生僻词会增加读者的理解难度,冗余的表述也会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
第四,采用主动时态,多用动词、少用名词,使得文章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还可变换句子的开头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另外,要注意采用恰当的语气来陈述事实和表达观点。
3.可读性
可读性与表达方式、写作材料的视觉愉悦感和易读性有关
写文章的一大目的就是提供给人阅读。《沟通圣经》中指出,文章的内容、作者的风格、字体和版面皆会影响到阅读速度。
前面两个部分针对的是文章的内容结构和作者的行文风格,属于创作者的主观层面;而第三部分则是从物理层面提高文章的阅读体验。
现在都流行在网络平台写文章,比起传统的报刊杂志,网络文章的排版设计更为重要。并且,针对不同的平台和不同的题材,文章的排版风格也需要有不同的变化。比如,简书的文章和公众号的文章排版会不同,小说类虚构性作品和干货文的排版也会不一样。
除了整体的排版和版式,文章的内容布局上也需要采用一些恰当的工具来增强可读性,比如用加粗来表示强调,用斜体来表示引用(英文为主),用编号来强调文章内在的逻辑结构等。这些都是我们常用的工具。不过也要注意不能过分使用,“全都是重点就会失去重点”。
在全书的最后,作者强调“修改”的重要性,这是最后一个写作原则,也是很多人会忽略的一点。鲁迅先生曾说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曹雪芹经历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写出鸿篇巨著《红楼梦》,可见,一篇优秀的文章必定要经过反复的雕琢与思考、推敲与修改,才能成为一篇美文。
当然,由于作者布兰登·罗伊尔是加拿大人,且他的职业是考试机构的主任,所以这本书中所提出的观点主要是针对英文应用写作,有些方面不能完全照搬到中文写作中来。
作为人类表现创作力的方法之一,写作和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只有掌握了这些写作的基本原则,再加上持续不断的练习实践,最终才能创作出趋于完美的作品。
希望我们都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