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之“磨豆腐”

(文/文武它术)

“在下姓王叫王樵楼,一生全靠两只手,三代都做浆水行:磨豆腐,挑水,推磨,烧浆,点卤,样样都能揪……”

不用猜,想必各位都能或多或少地轻声哼上两句这样的唱词。对,就是《王樵楼磨豆腐》!小时候的我,腊月里听得最多的,就是爷爷常用那个老式唱片机放的这个扬剧段子。

那时候,我总觉得扬剧里的那个主人公王樵楼,蛮有意思的!不过,今天我可不是说他有趣。我要说的,是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磨豆腐。看好了,不是到豆腐店、豆腐作坊里磨,是在家里自己磨。我看过多次,也打过下手活,所以记得清楚。

那年头,在家磨豆腐,其中的工序也不少。首先,选好黄豆。当然,黄豆自然是自家种的,老早就晒干存放在那儿的。但磨豆腐的黄豆是需要挑拣的,是这个“拣”,不是那个“捡”。千万不能有坏豆子在里面,一颗都不能有。否则,磨出来的豆浆,压出来的豆腐、百页会有质量问题。就拿今年来说,豆子饱浆的季节遇上了连续干旱;黄豆收获的季节里,又始终不见太阳。今年的黄豆不仅收成差,而且质量也普遍不好。估计今年的豆制品,质量肯定赶不上往年。坏豆子多,磨豆腐挑拣豆子的工作量,肯定小不了。

第二步,泡黄豆。挑拣好的黄豆需要淘洗干净,然后用桶泡上一夜,有时可能时间更长一些。不过,这道工序的工作量相对是最轻的。

第三步,自然是磨豆子了。这可是磨豆腐中工作量最大的一道工序。那时候用的是正宗的石磨碾压,不像现在用小钢磨,省力省时来得快。这道工序至少两个人,一般三个人。两个人时,一人推磨拉磨,一人扶磨往“磨洞”里丢泡好的黄豆;三个人时,多出来的一个,就帮着推拉,因为推磨拉磨最费力气。有时,多出来的那个人就是我。如今,这样的推磨拉磨活动,只能在一些旅游景区里体验了。每每看到有体验的游客们兴趣盎然地推拉,我会在旁边驻足一会儿。不为别的,只为巩固儿时的那点记忆。其实,推拉一会儿,还蛮有趣的。如果你要是推拉上一两个小时,那你身上的筋骨肯定要抗议了。晚上睡觉,估计也不会让你安稳的。印象最深的,是石磨转动时大人往磨洞里“喂豆子” 的情景。磨盘匀速地转动着,“喂豆子”的大人,有节奏地往里面丢上一定量的“饱鼓鼓的豆子”。这也是个讲究技术的活儿,首先速度要和推磨拉磨的合拍。不合拍,你会手忙脚乱,影响磨豆效率。其次“喂”进洞里的豆子不多不少。多了磨不透,少了浪费推磨拉磨的力气和“感情”。因为磨豆腐实在是体力活,俗话不是说吗——“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看着石磨边缘流淌下来的豆浆,小孩子会在一旁咂嘴的。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这还不能算是豆浆。只有将里面的豆渣过滤掉后,那种乳白色的汁液才是真正的冷豆浆。这样的豆浆只有烧熟了才能喝。

过滤豆浆有个形象的名称——吊浆!如何吊呢?请看,在房梁上或者撑起一个支架,然后栓上一根结实的绳子,用两根结实的木棍,绑成“十”字形,“十”字的四个顶点上分别扣上一根绳子,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正方形干净纱布的四个角拴在四根绳子上,一个“吊网”就做成了。“吊浆”时,只需将适量的生豆浆舀到里面,然后上下左右摆动“十字架”。白花花的豆浆就会从纱布里漏下来。纱布里最终剩下的,就是豆腐渣。

生豆浆是不可能做出豆腐、百页来的,只有将它煮熟才行。煮豆浆也“考叫”个火,最好使用松软的稻草温和地来烧。蒸馒头的柴火旺烧,是万万不可的。那只会将豆浆煮焦,做出来的豆腐有股“苦吧味”,肯定不好吃。当锅里的豆浆熟了,表面会形成有一层透明的皮皮。那是豆腐皮,它在豆制品中营养价值是最高的。如果想吃豆腐皮,这个时候,你可以用一根洗净的竹棍轻轻地从锅的边缘插进去,再轻轻地弯伸到锅的另一头,然后轻轻地挑起来,轻轻地挂在锅的上方或者阳光下晾晒。这样,一张正宗的豆腐皮就成功了。不过,听老年人讲,挑了豆腐皮,豆腐、百页就少做了,而且豆腐百页的口感也会降低。所以,那时候一般少挑或者不挑豆腐皮的。

下一步,点卤。这是做豆腐的关键!千万马虎不得,因为这一步搞不好,甚至连豆腐都有可能做不出来。怎么点卤呢?先将煮熟的豆浆舀到一口干净的缸里,边舀边往里面兑入事先调制好的一定浓度的石膏液体。至于兑入多少石膏液,我确实不知道,但肯定是不能多也不能少。在热豆浆里兑入石膏液时,兑着兑着你会发现奇迹发生了,刚刚还是纯液体的豆浆,开始凝固成豆腐脑状的固液混合物。这个时候要注意了,不能再往里面加石膏液了…… 拣豆,泡豆,磨豆,吊浆,煮浆,点卤,这些工序都是做豆腐的前奏。接下来的压豆腐,才是见到真正成果的时候。

怎么压?专业的豆腐店或作坊,都有专门的模具。我们小时候的农家,一年才做一次豆腐,所以现成的模具并没有。不过,过去的人也蛮聪明的。他们懂得就地取材,化繁为简。

首先是压豆腐模具,他们一般会用四块长方形木板,每块木板长约50厘米、宽约6厘米。然后将四块木板侧立在八仙桌上,围成边长约50厘米高约6厘米的长方体。四边固定好后,在长方体中间铺上干净的纱布,纱布要大一些。接着用“大铜勺”(一种铜制的舀水容器)将豆腐脑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豆腐,取豆之精华熬点之物,口感嫩滑营养丰富是餐桌上的美味。地分南北,豆腐也分南北。南豆腐用石膏点制,瓷白水...
    魅力太行山阅读 2,230评论 5 4
  • 过去,逢年过节,生活在农村的人都喜欢磨豆腐。如今,生活好过了,许多人都上街花钱买现成有豆腐,很少有人再用纯粹的手工...
    醉在江南阅读 355评论 0 0
  • 乡村的腊月,女人们最多的活就是张罗各种食物。家家都烙下几十斤的煎饼准备吃一个正月。腊月二十三一过就是入了年关,各家...
    梅开如雪阅读 666评论 27 19
  • 昨天吃饭时比较起附近几家豆腐坊的豆腐,并由此回忆起纯手工豆腐制作的年代。 那时,接近腊月的时候,南方的村子里...
    生哥小佛阅读 436评论 0 0
  • 那是我们都还年轻。
    琉璃兔阅读 8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