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他相处的两年真的没有红过脸,吃饭是他们相处中比重最大的环节,去哪里,吃什么,他总会征求她的意见,而她也真的不是个娇气的姑娘,他在意她的感受,对她来说,比吃什么更重要。
他比她会吃,总能分辨出这家餐厅比那家的食材或者水准更胜一筹,她对这些细微的差别完全无感,一切乐得听由他的主意和判断,他也总是会把她爱吃的东西送到她的嘴边,固执地让她吃掉。那样的宠溺,她已经习以为常了,一度觉得书上说的的确有道理,能吃在一起的人才适合生活在一起。
她今天晚饭没有动筷子,而且拂袖而去。当时觉得即便这样也不解气,因为他竟然没有拦她,其他人也没有劝解说和,少了她大家吃饭的兴致似乎一点也没有受影响,没有人因为她的离场停止自己的咀嚼,该喝汤的喝汤,孩子伸出脏脏的小手试图抓菜,依旧被厉声喝止。
她突然觉得索然无味,他们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他对于她又意味着什么呢?
她想离开父母的管束,离开原生家庭从小到大无处不在的压力,这个压力有时候让她喘不过气。父母对她的期望很高,因为她从小自尊、敏感、又特别懂事,学习从不需要大人操心,工作以后又延续了学生时代一贯的独立和能干,所以父母提到她,眉里眼里都是骄傲和自豪。
她的初恋出国后,那段刻骨的恋情也就无疾而终了。她是个要强的姑娘,越是失落越是不想让人看出来些什么。她越发沉默,越发忙碌,一旦忙起来,时间就过得特别快,筋疲力尽后,那些被无望的想念和难过充斥的夜晚就会好受一点。
一家有女百家求。优秀的姑娘身边自然不乏追求者,她没有刻意封闭自己,但过往也很难轻易抹去。她无暇抬眼看看眼前围绕的各种年轻小伙儿,或者说根本不想看。她主动要求加班,加大工作量,她沉浸在忙碌充实的工作中,干得风生水起。工作是她认为唯一的实现自己的方式,只要努力和付出,就会有回报。不说那些不切实际的联想和蓝图,起码已经在她手里的人民币不会辜负她,沉甸甸的份量注解了她不为人知的默默奋斗,包括时间、精力和沉寂、荒芜的感情。
父母心里替她暗暗着急,时不时地旁敲侧击,她充耳不闻,乐得装糊涂。家总是要回,她见不得别人替她着急,忧心忡忡的样子。她无法说出来,她还需要时间恢复,需要时间平复,需要时间慢慢想清楚,她究竟想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工作是她目前转移注意力的唯一出路,一切都平复以后,现在的工作能不能满足她的兴趣和职业理想,她今后的职业生涯又该怎么规划?
这些纠结和摇摆都没办法跟父母说,为了不让他们担心,她习惯了告诉他们确定的事实,那些迷茫和彷徨都在天亮以后被她小心地收藏起来。她想好了,她是该有个自己的家了,那样的话父母觉得她有了归宿,就会放心了。
淡淡的她遇上了他,他的笃定和淡然让她在心里默默地给他留了位置,他对过去的事情既不好奇,也不特别看重现在的结果。于是,这样的心境下,选择他其实类似于命中注定。所有的人都不理解,毕竟人们王子公主的童话看多了,美丽的姑娘就应该被帅哥领回家,怎么着都不该是这个其貌不扬的男子!既然她喜欢的是这种型儿,那还挑个什么劲儿啊?这样的人再普通不过了,那不是一抓一把么?
她既不解释,也不争辩,跟父母长期形成的沟通模式就是,在结果跟前,他们只好接受,带着担心和不满。她,则是无知者无畏。新的坑也许可以填平了旧坑,有了新伤,旧伤也许就该结痂痊愈了吧?
带着一无所知的勇气,义无反顾地跟着坚定要娶她的他,来到想象中的农村,即将为人妇之前,终于因为一碗她努力也吃不下去,而且不想再将就的饭,而将自己放在了孤立无援的小船上。
冬天的夜晚黑得很早,她没有开灯,默默地坐着,想睡着,想着如果困了就好了,马上倒头就睡,就能让纷纷扰扰的脑子消停下来了。
终于捱到都熄了灯,他进来了,竟然准备就那样睡了。她心里想,不过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