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这本书,研究生毕业之后其实没太仔细翻过。时隔多年的重读,又让我有了新的收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所以我想把这种喜悦传递给大家。因为《论语》是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日常言行的书,所以这个系列,我给了它一个俏皮点的名字,就叫做“夫子的日常”。费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夫子的日常”之旅吧!
目录
第一日 学而(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所以说古人还是很明智的,他们从两千多年前就预见到了,学习在人类的生活当中,将会是一件永远不会失去热度的事情。我们今天看到《论语》的开篇是关于学,其实并不一定说孔子在每次收学生的时候,都要把学习当做第一件事情来讲;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关于学的问题一定是孔子在日常教学当中对弟子们最着重去强调的事情。
我是2015年下半年开始关注互联网社群这件事。经过了这大半年的互联网社群之旅,让我最惊讶的是,真的是有很多人在学习该如何学习。是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教人如何学习的书籍、各种各样教人学习方法的社群,coursera上面也开设了关于该如何学习的课程(learn how to learn)。但讲真,你看了那么多书,上了那么多课,有没有找到学习的真谛呢?不过不管你有没有找到,至少孔子他老人家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给了你答案。学习学习,学了之后要不断的习,这个习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实践。
没错,学和实践就是学习的两把钥匙。
另外一个叫做“习得”的词可能更好地解释为什么我们要不断地去习,因为有了“习”之后我们才能“得”。从认知层面来看,学能够拓宽的,是你的认知广度,而习(实践)则是帮你加深认知的深度。学是一种概念认知,习则是通过模仿等实践将新的概念认知固化到你的行为中去,成为你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部分。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现在流行的一些说法,比方说,输入和输出,或者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其实不外乎就是学和习而已。当我们把古人的说法和现代人的说法联系起来,我们就不难理解,孔子为什么会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因为通过实践产生的收获,是一种个体的独有体验,而这种占有知识的快感,才是学习真正的快乐。至于那些单纯的知识体量上的积累,会不断加重大脑的负担,不但不会让人快乐,甚至会导致人产生迷惘。
我们再来看这整个一句话。小的时候看书总觉得这事说了三件不同的事情,但是回过头来再看,就会发现原来这开篇三句话说的是一个人的三种境界:就是从孤立的个体,到群体,再到孤立的个体。也就是我们一生的学习要经过的三种不同的境界。
首先我们从孤立的个体,习得知识,变得丰富;然后我们就在群体当中找到和自己同类的人,也就是朋;最后我们在人潮中遇到不认可自己的力量时,又要回到内部来认知自己。
当与你同类的人从四面八方向你聚来,你势必会感到高兴。因为人是社会型动物,人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与肯定,以此来确定自我的价值。重要的是,当我们与朋友相聚,不断进行切磋交流,会让彼此得到更大的提高。所以,有朋自远方来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反过来看,你能够结交到朋友,也必然是因为你的学精进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而这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但是等你身边的人越聚越多,或者是你与社会的交流不断的加深,你势必会遇到一些不理解自己的人。这个时候你该如何处理你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呢?孔子说,当别的人不能够理解你或者不认同你的时候,你要能够放下社交的担子,重新回到个体,不必为别人对你的认知不清而感到不高兴,徒增烦恼。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你就又精进一步,达到君子的境界。
人从一个弱小的个体奋斗到身边团结到其他的人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因为价值得到肯定的成就感与喜悦会成为催人奋进的动力。但让一个人从繁华喧嚣中回到孤立的自我,做一个减法,就是一件比较难,或者是让人感到不那么愉快的事情。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我们本能地要去选择那些比较容易做和比较快乐的事情,对于比较难和不那么愉快的事情,就会趋向于避免它的发生。所以让我们接受别人的肯定是非常容易的,但是面对别人的不认可却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也就是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的可贵之处。
当我们从一个孤立的个体到一个群体,再向内去探求孤立的个体,也就是自我的时候,这个自我一定不是当初的那个起步时的个体,而是在某种维度上有所提升的新个体。那么站在新的维度上,我们重新认知自己,了解自己的价值,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当我们通过学习肯定了自我价值,达到了人不知而不愠这个境界的时候,我们也就获取了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这种能力正是我们要追寻的终极目标。
所以你看,孔子给我们提供的可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方法论,他更是给了后世学习者们一个完整的价值观。
最后附赠一句马克思老人家的箴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了解更多夫子日常,请持续关注。因个人时间原因,不保证每日更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