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拆掉思维的墙》,又是一本关于思维的书,不过和之前的不太一样,之前的是帮助分析思维是如何形成的,还有思维的运转模式,这本书不一样,是讲的如何去拆掉思维的墙。其实所谓的拆掉,就是换个思维去考虑问题,是作者本人成长历程上的悟道。在自己看来,其实思维的墙是比较难的,更实际的,应该是将思维的水泥墙换成栅栏,这样我们不至于那么闭塞与短视,可以看到栅栏外的思维,甚至思维穿过或者越过栅栏,有了碰撞与交流,融合与改变。
全书共九章,分别讲到了作者对于安全感、有趣的生命、心智模式、成功学、事业观、活法、幸福、成功等方面的看法与为何会这样思考。不想去讲作者书中的内容了,说一说自己关于以上几个观点的转变吧。
作者的几个话题看上去是分离的,其实应该是紧密相联的。先说安全感吧,与安全感相对立的情形之一是依赖感,自己在大学毕业前都是一个依恋感比较重的人,做什么事都喜欢跟着别人,喜欢的是参与,不喜欢的就是跟着混,似乎很少主动去做什么,甚至连主动的想法都没有,甚至参加工作后的第一年都是如此,比较安于现状。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对现状厌恶的,然后选择了离职,一个人去了长三角。记得那个时候一个人大包小包的,第一次一个人跑那么远的地方,感觉自己有点佩服自己。其实说是自己一个人,在去前已经有朋友在那边等着了,朋友的朋友,运气还不错,出门总能够遇上靠谱的朋友,后来到了那个朋友的住处借宿。记得当天就在蹲在房间的角落里大哭,估计依恋就是那个时候被打破的吧,然后一个人求职,投简历,面试,失败,再面试,外面的世界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精彩,尤其是一个陌生的城市,给自己的更多的是无奈。后来找到一个工作,干的并不顺心,三个月后甚至用了一种非常傻缺的方式闹了离职,然后去了苏州,投奔了一个同学,发了高烧,一个人躺在床上,会想些乱其八糟的,只是觉得很痛苦,一是身体痛苦,二是没有人照顾会觉得很痛苦,然后开始能够主动去锻炼身体归因于那场高烧。现在回想起来,我是怕生病的,怕没有人照顾,所以得让自己一个人好好的。所以自己对于安全感的理解,应该首先是身体健康,这样的健康不是指现状,而是指自己能够承受外界的伤害,即使在伤害后也能够快速的复原而不至于一蹶不振,我们形容为抗挫折能力。因为这件事,所以开始一下份工作后能够自觉去的去坚持跑步,让运动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果说一场高烧让我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那么后来找工作所经历的失败则让自己明白成功其实尝试很多次,当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失败,反思,再失败,再反思,离成功越来越近的一个过程。找工作如此,工作中的工作方法也是如此。尤其是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就是带领学生一起成长,而试错本身就是帮助学生成长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在试错的过程中找到兴趣点,找到接近成功的途径。就像作者所言,“上天不需要你成功,它只需要你尝试”。
再谈谈心智模式吧,记得自己到学校工作的头几年,经常会抱怨,抱怨自己的工作是“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抱怨领导中要求多,大搞形式主义; 抱怨学生不听话,难教育等等,后来也听到别人抱怨,听到自己都厌烦的时候开始觉得那个抱怨着的自己也是可怕的,瞬间明白了什么,明白了对于一份工作当你有不开心的时候要么闭嘴,要么离开,明白了当你抱怨的时候情绪并没有宣泄出来,而是怨念更深。只能自己慢慢去调整自己,慢慢寻找好的状态。其实,我们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当你想变得美好的时候,你首先得看到美好,果真如此。
书是好书,会让你的原有的思维之墙慢慢有裂缝,看到墙外的光,看见有着同样经历的他人是如何来思考的,这其实本身就是读书的重要意义,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才会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