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突然流行起一波左右脑年龄的测试,在朋友圈又掀起一阵刷屏。
我拉了3、5个朋友来测试,结果发现其中两人的测试结果和我自己的一模一样!在我还在回味这其妙的缘分时,有消息爆出来:这是个假测试!所有的测试结果都是随机生成的。
先不管消息的真假,单纯从传播力度与覆盖群体来看,似乎我们总是轻易陷入各类测试:左右脑年龄的、颜色辨别的、亲密度的……五花八门,总有一款适合你!
可我们为什么会沉迷于这些测试呢?
显而易见的是,我们做测试都会输出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是对我们个人特征的描述。我们会将这个结果分享出去,一方面是向别人展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另一方面也是邀请:来吧,让我们看看你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关注心理测试,实质是期望通过心理测试来“剖析”自己以及周边的群体。
对自我的认知和探索是人类恒久的课题,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相对于受教育、阅读专业书籍、约谈心理医生等费时费力的方式,简单易懂的心理测试以其门槛低、出结果快的优势迅速俘获大众的心。这样一来,与其说是自我定位与探索,不如说是简单粗暴的给自己打标签,以及通过标签来获得群体认同感。
尤其是近些年来,不知是测试用题和结果解读的趣味性导向,还是大众更热衷于其娱乐性,反正两者互相促进,测试本身该具备的科学性、严谨性被娱乐性、社交性取代。大家不会特意求证测试结果是不是真的准确,反正随手点几点,系统总返回一个谁看了都可能觉得“哇!超准诶”的解读,而且这些解读都是正向的,让你可以拿出去给他人分享的。
对比之下,我们的问卷调研就相形见绌。要靠礼品来吸引用户填写,而且用户很容易不耐烦。
那如果我们更改一下问卷的形式呢? 在保证调研内容的基础上,替换成更轻松的心理测试形式,以测试本身的趣味性来吸引用户填写。比如“云盘活跃用户调研”,看了这个名字就不是很有动力;但如果换成“从你使用的云盘,就知道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将问题与选项都调整成类似测试的形式。并在最后引入固定的几个结果,给予有趣的解读。这样一来,用户会不会更有兴致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