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现代阅读除了小说,很少有人会有耐心把一大段文章一字不漏的看完。大多自媒体充斥着标题党,配图党,或者爆炸性八卦新闻。当然有格局有深度的文章不在少数,也有“失去的都会归来”般让人治愈暖心的文字。只是为了适应快节奏,不得不把文字分段,不得不用标题吸引,不得不配上插图。于是一篇文章像极了儿童画报,我们儿时的看图说话。文字失去了本有魅力。这是当代文化的创新,还是退步?
回溯到之乎者也的古时,没有文化底蕴和基础,是绝然写不出文章来。从小寒窗苦读,念诵四书五经,模仿古文的套路写词作诗。字字细究,句句细磨,才能写出一篇像样的文言文。肚子里总要有些墨水,背后也需要积累多少文集。正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及文章,做人是门学问,文章也更是门学问。
我们偶尔略读那些过时陈旧的文言文体,是否难以读懂?亦或某句话虽然简略古朴,但却透露着智慧和精深,足以深深震撼心灵。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胸无丘壑,岂有动人之句;梦还彩笔,必无灿烂之文。比如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到:
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看那秋风金谷,夜月乌江,阿房宫冷,铜雀台荒,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机关参透,万虑皆忘,夸什么龙楼凤阁,说什么利锁名僵。
寥寥数行文字,却字字珠玑,铿将有力,让人禁不住回头再读无数遍,虽无配图,但我们分明了看到了浮世沧桑,忍不住感慨人生如梦。
作者展现了画面,赋予读书人某种想象力,将两者合二为一,恰恰缔造了精神上的共鸣。此时,任何白话文的场景描述,心里描写都是多余,能深深撼动你内心深处的,可能就只是这区区数字,简约精炼。
台湾和香港仍然保留着繁体字,并且曾经台湾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的比例高达55%,文言文背后的中国文化,它是我们与世界交流的语言,与精神交流的空间。它就像一个很有智慧的老人,通过文字的推敲,诉说着各种人生含义,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重拾过去那些微妙存在于文言文中的民族文化精粹。
只有扎根于古时博大精深的文化,我们才不至于迷失。不能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而丢失了中华文化的瑰宝。但愿我们享用着快餐文化的同时,不要失去这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只有饱经岁月风霜却仍然值得一品,历经世代文人传阅却仍然被称颂的才是经典,值得我们回味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