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关注智在怪谈,每日一文,探讨美食和文化。
前两天有个新闻,武汉市民何女士带儿子逛超市时,购买了一瓶草莓味弹珠汽水饮料,没想到儿子喝到一半,突然吐出一颗玻璃珠,这让她大吃一惊。何女士就投诉到生产汽水的公司。本想为弹珠汽水争辩几句,想想与其争辩不如科普,今天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从欧洲一路流浪到日本的弹珠汽水的身世之谜。
身处在中国,可能很难想象没有清凉饮料的日子。国内有三大城市有火炉之称,分部是重庆、武汉、南京,其实夏天的中国,普遍高温。
面对连年创下新高的体感温度,每当踏出空调房的当下,迎面袭来的热浪总会让人瞬间满身热汗,暴露在外头越久,节节升高的烦躁感更是让人看什么都不顺眼。这种天气在我们广州,形象的被称为“桑拿天”。
尽管医生总是告诫我们不要大口灌入低温的饮品,但冰镇过后的饮料,绝对是消暑降火气的最佳选择;而对于某些患有选择性障碍的消费者而言,该如何从架上数十家厂商、数百种饮料选出当下最想喝的那一罐,则又是另一个无解的难题了。
不过,如果你以为只有现代人才如此热衷于喝饮料,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早在 90 多年前台湾的《三六九小报》上,就有一篇文章生动地描绘出清凉饮料的重要性:
大地如炉,避炎无处。挥扇之余,联想及调冰雪藕风味。如近代之清凉饮料「シトロン」欲以冷藏。饮之若醍醐灌顶,因戏以「雪涛浪」三字译之。顾名思义,已觉两腋风生,炎氛退尽。
上文的大意是,夏日的大地就宛如烤炉般让人难受,尽管拼命挥舞扇子仍无济于事。就在此刻,突然羡慕起杜甫在《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里头清凉惬意的模样。所幸时下正流行的“シトロン也有此效,经冷藏过后,不仅风味绝佳,甚至还有摆脱整身燥热感的功效。想到这边,用「雪涛浪」三个字眼来戏称这项消暑的圣品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其实中国从春秋开始,就有了冰镇米酒,其实就是把冬天的冰储存起来,到夏天再拿出来用。但是,中国还有一半的地区,冬天并不结冰,前期只有依靠冬天运冰的方法把冰块运到南方。
到了唐朝末年,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硝石。它是一种白色味苦的晶体,是矿产,喜欢呆在低温的墙脚下,颜色如霜,因此又被人称为“墙霜”。硝石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后面就有了生硝制冰法。硝石制冰,效率相同体积的硝石做相同体积的冰,价格较为昂贵,因此仅限于特权阶层。到了宋代,有南方有商人通过生硝制冰法制冰,再加入水果和果汁,进行售卖。到了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入果浆和牛奶,跟现代的冰激凌差不多了。
中国的南方,在冰的使用上还相对落后。在 1896 年的台湾,部分日籍商人,才通过船运的方式将巨型冰砖运来台湾,并以数倍的价差卖给在台日人使用。眼见制冰事业蕴含庞大商机,大稻埕商人李春生很快便和英商贺礼纳达成共识,共同出资在建昌街上兴建台湾史上首间本土制冰厂。许多脑筋动得快的商人则趁势推出“老物新售”的促销活动,诸如爱玉、仙草、豆花等传统饮品在加入冰块后,不仅使口感更刺激,还能有效达到消暑解渴的功能。
随船运而来的,还有最受台湾人喜爱的饮品,经过冷藏可近看又可把玩的ラムネ(弹珠汽水)和“シトロン”(柠檬风味碳酸饮料)。至于这款风靡数百年的饮料是怎么传来台湾的,让我们先回到三百年前的欧洲一探究竟。
早在十八世纪之前,就已经有人知道某种“冒着气泡”的天然矿泉具有清凉解渴的效果,然而,真正活用理论、甚至催生出“人工汽水”者,其实是一名英国的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
1772 年左右,约瑟夫根据长年以来对于各式气体研究的经验,推出《水与固定空气结合之解析》(Directions for impregnating water with fixed air)一书。此书随即在学术圈造成轰动,约瑟夫尝试将气体灌入水内的构想更是吸引业界人士的目光。
约瑟夫的理论基础,就这样影响了远在曼彻斯特的汤玛士.亨利(Thomas Henry)。身为一名化学家与药剂师,汤玛士在细读过约瑟夫的研究后深受启发,甚至还坚信这种带有“固定气体”的饮品,将能有效预防诸多肠胃型症状,遂兴起制作“人工碳酸饮品”的想法。说做就做,汤玛士将适量气体加入略带酸甜感的“柠檬水”(糖、柠檬跟水的混合物)中,同时还强调“这种水必须保存在用木塞塞好的瓶子里”,才可以有效维持口感以及健胃整肠的功效。
一时间,欧洲各地开始流行起制作人工碳酸水的风潮,这种饮料也被冠上“苏打水”的称号。可惜,碍于技术问题,此时期的碳酸饮品未能大量生产,再加上不时传出饮料瓶气爆,以及封口无法密合的事件,苏打水一度遭受大众非议。
后来,封口无法密合的困境终于在希拉姆.科德(Hiram Codd)的巧手下获得解决。延续前人的论述,希拉姆运用气体与液体密度不同的原理,于 1870 年前后发明一款特殊的装瓶机器,并在多次优化后成功研发出适合气泡饮料的 Globe-stoppered Bottle(球型环塞瓶)。由于外观及使用方式实在过于特殊,也有人戏称这种瓶子是 Codd-neck Bottle(科德氏颈瓶)。
至于苏打水是何时从欧洲传入日本的,至今仍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在 1853 年培理强势叩关的“黑船事件”中,由日籍翻译官转入;也有一说指出,1860 年某位居住于长崎的犹太人,曾带入一款黄瓜瓶身、圆形底座的瓶装水,由于封口的瓶栓实在太难拔出,拉出后又出现「啵」的声响,因此称这款饮品为「ボン水」。
然而,最为后人所称道的,还是 1868 年华人莲昌泰在东京筑地开设、以贩卖各式苏打水为主的ラムネ屋。研究者指出,当时ラムネ屋贩卖的曹达(苏打)水,是以炭酸瓦斯、酒石酸、砂糖和水所制成,为了更符合消费者的口味,制程中特别加入柠檬汁(lemonade),一推出果真大获好评。为了加强记忆,民众也纷纷以 Lemonade 的谐音ラムネ、或是荷(何)兰水称之,这款源自于欧洲地区的饮品,瞬间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清凉圣品。
1887 年前后,科德瓶传入日本后,再次加速ラムネ的话题性。商人除了在口味上求新求变,也舍弃过往笨重的圆形大理石,改在瓶中放入一颗颗漂亮又吸睛的玻璃弹珠。在阳光的照射下,视觉体验可为满分。
尽管当时仍旧有许多圆底黄瓜身造型的商品,但从历史的后见来看,自此刻开始,“玉ラムネ=弹珠封口“瓶装汽水的印象逐渐发酵,而弹珠汽水就这样挟着极高人气飘洋过海,辗转来到了台湾,再通过两岸交流传到大陆。
看完弹珠汽水的发展,其实是工艺包装的一种。但是小朋友喝弹珠汽水的时候,一定注意不要吞服玻璃球,这么可爱的玻璃球,收藏起来比吃在肚子里更好,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