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教授所著《国学的天空》,用孔、孟、老、庄的智慧解答当代人的心灵困惑。
1.孔子的智慧是什么呢?首先即是“真诚”。人若真诚,将能体察内心有一股自我要求的力量,期待自己去行善。
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体察内心的力量与期待,辨明方向。
2.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意思是:有十家人的地方,必定有忠信如我的人,但却不像我这么好学。
这是孔子对自己比较自信的一点——勤奋好学。纵然有比他聪明比他忠信之人,但却未必如他那般,无时无刻不在读书不在求学。
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孔子的一生,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向古代圣贤学习的过程。正如他自己所说,温故知新,融会贯通,渐渐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同时,因为年轻的时候家里比较贫困,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为了养家糊口,而不得不去学习一些技艺,吃得下苦,耐得下劳,从不放弃自我成长的机会,终成一代“至圣先师”。
成功以后的形式纵有千差万别,成功以前的辛苦与付出却如出一辙。
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对待学习,要像来不及做什么事那样急迫,得到了,赶上了,还要害怕失去。扪心自问,我们害怕失去的是什么呢?会害怕失去学习的机会吗?若能像孔子这般,永远葆有一颗求学之心,何愁老而无成?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们常常把这句话解读为,学习了新知识,并且时常去复习回味,这样难道不觉得快乐吗?其实,孔子的意思恐怕并非如此。“学习了做人处世的道理,并且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这里的“时”并非“时常”,应该是“适当的时候、合适的时候”,而“习”,是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当我们在生活中发现某一个知识得到印证的时候,心底自然有一种由衷的快乐。如果你问孩子,学习知识之后,经常去复习,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答案恐怕并非肯定。
这是我第二次看到这样的解读,第一次是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深以为然,其实生活中难的就是这个合适的时机,在什么样的时间去做什么样的事,一旦我们在生活中印证到我以前的观点或者学习是有效的,这个时候才能收获快乐。
6.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来提醒自己的人,我对他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孔子认为,有两类学生是不必教也教不出来的,这是其中一种。这个“如之何”,可以解读为一种自我反省。只有开始懂得自我反省,才会实现自我成长。如果不懂得叩问内心,这样的孩子,父母老师尽再大的力,也往往是事倍功半。
7.真正的儒家从来都是由“反求诸己”来自我修炼,所谓的学习是在“成己”之后再设法“成人”,这也是我们学习儒家的意义所在。
8.“莫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点所说,其实是一种自得其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命情调。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求人不如求己。你不能选择时代,选择社会,只能随遇而安,并且努力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去做。故,暮春时节,五六个大人,六七个孩子,到附近的水边沐浴、涉风,再一路唱着歌回来。在春天的时候,做春天该做的事,体会自然,体会自己,在平凡的生活中品味生命的美感。因此,孔子听了,喟然长叹,“我同意曾点的主张啊。”
9.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直,真诚而正直,心里有什么话直接说出来;谅,诚信,体谅,说话算数,值得信赖,并且能够体谅你的心情,知道你的委屈,在恰当的时候给你安慰;多闻,见多识广,有浓厚的求知兴趣。合起来就是,与正直的人为友,与诚信的人为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为友,那都是有益的。
10.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与益者三友相对应的,是损者三友。“便辟”指装腔作势,这种人好高骛远,喜欢讲大话。“善柔”,刻意奉承,讨好,缺乏正直与真诚。“便佞”,口才特别好,但是言过其实,不愿意认真去求学,听起来好像有学问,其实只是道听途说。也就是说,与装腔作势的人为友,与刻意讨好的人为友,与巧言善辩的人为友,那都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