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表妹如愿拿到新墨西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得以完成她的留学梦。花了一整天从繁华的北京飞到新墨西哥,约好来接她的那个人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出现在机场。天色向晚,表妹只好搭乘出租车入住学校附近的一家酒店。疲惫至极,表妹酣然入梦。第二天早上醒来拉开窗帘,表妹吓了一跳:自己就要在这荒凉的沙漠小城度过一生?她当然没有在新墨西哥州呆到现在,她用她的智慧闪展腾挪,如今已在距离华盛顿不远的小城定居,房子很大,院子里光需要两人合围的大树就有8棵,工作除了安定还对人类健康有着很大价值,两个孩子也讨喜得不得了。
我们正在犹豫要不要让孩子出国留学,表妹的成功几乎让我们下定了决心。
转天,我们去华盛顿瞎逛,发现地铁沿线一个叫杜邦生活圈的地方有霍普金斯大学分校,我们毫不犹豫在那里下了地铁。上到地面,我们懵圈了,霍普金斯大学在哪里呀?恰好,迎面走来3个像是中国人的学生,上前一问,果然,更凑巧的是,他们就是去霍普金斯大学上课的,只不过,女孩去的是国际关系学院,两个男孩则去商学院。10分钟的路程我们边走边聊,知道三位毕业于此地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以及河北大学的学生,将在这里用1年时间完成硕士课程,学费是6.5万美金。6.5万美金的学费,再加上生活费,在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或商学院完成一年学业,他们至少要花费掉父母50万元人民币,再观察这3个孩子,女孩还落落大方,两个男孩,个子小也就算了,犹如受惊的小鸟瑟缩着。我不敢相信这样的孩子毕业以后能在当地找到工作,回国?众所周知,这些年海归们在内地谋职的现状。
当然,去美国留学毕业以后能否在当地居留下来或者回国就业如何快捷地找到适合自己又跟自己学业相关的工作,不是范海涛女士的新书《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想要解决的问题。贵为畅销书《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的作者,著名的财经记者范海涛在30岁时突然萌发要去美国留学的念头并且付诸艰苦努力很快梦想成真,她的目的一定不是想要在美国定居,2年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硕士学业完成以后,她无缝对接地得到了新浪网驻华盛顿记者站的工作又在一年后舍弃那份多少人向往的工作毅然回国的事实,告诉我们,对范海涛而言她已经用自己的实力印证了她用在这本书里的一个小标题“足够优秀时,你想要的一切会主动来找你”,而恰恰是这一点,羁绊住了很多空有“世界那么大,想要去看看”梦想的人的脚步,跟年龄无关。
既然如此,对能力没有强大到足够优秀的阅读者来说,《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的阅读价值在哪里?这本片段式的实录里,几乎每一个角落里都“埋”有作者或低沉或高亢的呐喊,就是留学纽约两年也是她眼界大开、脑力最激荡的两年,此话真实不虚,无论是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专业的课程设计、教授的授课方式,还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话题,甚至一个初到纽约的中国留学生适应当地生活的过程,都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目瞪口呆、瞠目结舌。是的,自1980年代国门打开以来,由中国出发奔赴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不计其数,其中,到美国的所占比例又是去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人数难望其项背的,诉说乃至描述留学生活的书籍也数背景是美国的占了大部分,也就不出人意料的,那么,到了2016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再出版一本美国留学故事,还有什么当下的意义?包括那本因改编成电视剧而名声斐然的《北京人在纽约》都是一本对美国主流社会取旁观态度的小说,《就要一场绚丽的突围——30岁后去留学》就不同了,作者范海涛的记者身份以及所选择留学的学校和攻读的专业使然,让她必须坚定地心无旁骛地走进了美国的主流社会,那么,她记录下来的留学痕迹,就是什么才是美国以及美国为什么是这样的一鳞半爪,尤其是后一点,作者是通过与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同学亲密接触和交流得以呈现的,这种呈现我以为特别适合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认真研读,从中我们能获取更新我们教育理念的重要信息,也未可知。
至于徘徊在是否要出国留学的十字路口的人们,20岁出国留学、30岁出国留学甚而是40岁出国留学都不打紧,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是,“绚丽突围”是范海涛这样有着成功的事业打底又肯下死功夫、智力足够的小部分人群的专有名词。但,这不妨碍我们认真阅读《就要一场绚丽突围》,除了作者记录的那些以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专业为中心的教与学让我们脑洞大开外,她那一波三折的留学经历,也是一钵实在的味道醇厚的心灵鸡汤呢——“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印在封面上的这句话煽动性很强,但骨感的现实是,有些人生而是舞台上的表演者,大多数人只能坐在舞台下当看客。身为看客,要不要花一大笔钱出国留学,可不要仔细想想自己的职业未来在哪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