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是脆弱的,生于彷徨,活在惶恐,顾虑未来,故作坚强的外表小心地包裹着玻璃心亦步亦趋残喘于世。动物有种趋利避害的天性,有些弱者把这种天性升华,用伪装来“善待”自己。相对于别的动物,人更加擅长伪装,故作镇静、故作坦然、故作高深、故作矜持等等,原因就是不想让人看到自我的虚弱。
为了躲避追责,人学会了撒谎。用谎言包藏已发或者即发的实事,撒谎者注视周围人们的表现,若和自己的预期相仿,那么这种谎言成功地帮助了自己,内心获得暂时的安然,但担心有一天也许事发。如果事态的变化和自己预期相反,那么事情败露,真实的面目暴露在众人面前,羞愧难当,悔不如当初。因此无论哪种局面发生,或许都因自己内心的忐忑而告终,从这个角度来看,撒谎是不好的。生物学中有个词叫免疫,讲的是机体对异体事物所采取的反应,人是自然界最聪明的存在,我想随着时间的迁移,必然也给自己激发出这种特异功能。某一天做错一件小事,内心惴惴不安,会在隐瞒和认错之间徘徊许久,过了一些时日,又发生了相仿的事情,想,不承认又何妨。久而久之,小错变大错,对于造成严重伤害的错误也不会诚实面对了,而且会编造各种谎言给自己松绑,这是人之常情。
跟学生打交道,这个事物发展的曲线尤为明朗。初次接手的班级,原则讲的很清楚,第一个周不会批评和处罚,第二个周开始,重复犯下的错误次数较多,要接受相应的批评,为自己的过错负责,但如果是第一次犯错可以免罚。谁曾想,设想如此美好,事态并未沿着自己设计的轨道发展。刚开始,好言相劝,毫无作用,明令禁止的事情频频发生,纵使你强调数十遍,丝毫不起作用,以此用到了相应的处罚。但问题出现了,当事人不想被罚,问起为何犯低级错误,答曰忘记老师的提醒了。一句忘了,仿佛能够摆脱处罚,如果老师由了他,那么规则的约束力越来越小,所以不希望网开一面。人呐,有种除我之外的侥幸心,明知不可为偏为之,只要别人均不为就好了,我嘛,问题不大,反正没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