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们拿着商品进行激情讲解,外加操作演示,随时答疑解惑,当直播间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时,不时抛出一些优惠折扣,吸引粉丝进行购买……”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直播带货。
直播带货起源于网络直播,最早开始于2005年,最初是以游戏、秀场等为主要内容,“主场”是斗鱼和虎牙等直播平台,之后又转移到了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内容也换成了生活分享和娱乐交友,直到2016年。
2016年6月,淘宝网红张大奕直播首秀,观看人数超过41万,成交额近2000万,直播电商初露锋芒;一年之后的2017年10月,“淘宝一姐”薇娅仅直播5个小时,带货金额便超过了7000万,薇娅连同直播带货模式一起一炮而红。自此开始,直播电商成为线上购物的新生力量。
时至今日,“一姐”和“一哥”换了一茬又一茬,倒是直播电商行业一直处于繁盛时期。而直播电商的“主场”,也逐渐从电商平台转移到了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并像金庸江湖里的屠龙刀一样,吸引着各路豪杰纷至沓来,B站便是其中众多“豪杰”中的一支。
01
开启直播带 货征战双11
在双11前夕,直播电商新势力的一举一动也颇受关注。抖音、快手相继上线“商城”频道,剑指双11。罗永浩、俞敏洪两大“顶流”相继入淘,拉开大主播多平台布局的帷幕。谁能想到,一向把电商做得不温不火的B站,也加入这场激战,疯狂给电商开“绿灯”——一周内B站在直播频道上线了购物专区,并向几乎所有UP主开放放开了带货的“小黄车”功能。
如今我们打开B站直播分区的购物专区,随便点开一个直播间,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小黄车”挑选商品并下单。此番更新后,用户在“小破站”上一边看直播刷弹幕、一边购物的场景将进一步得到优化。
事实上,早在2017年B站便已踏入电商领域,并于2021年12月开始上线“小黄车”,同时内测直播带货功能。即便花了10个月的时间完成直播带货的“基建”工作,但目前B站带货直播间也仅支持添加并展示淘宝、京东、会员购、个性装扮、数字藏品等商品。
就是说,除了B站自营的会员购商品,其他商品皆来自于淘宝、京东等第三方平台。用户在B站UP主(视频创作者)直播间购买商品,需要跳转至第三方平台完成购买。真的是似曾相识,这与当初抖音、快手早期的直播带货路径如出一辙。
02
B站的“任督二脉”——社区和供应链
虽然比抖音、快手“上车”电商都要早,自2018年与淘宝合作,B站就为up主开放了“淘宝联盟”的货品池,帮助平台、创作者,更好地连接用户、内容和商品。但相比于短视频平台,B站太偏社区属性,直播卖货更受限于内容、专业性也差强人意。
受用户属性限制,垂直内容社区试水电商,往往以符合平台调性和受众群体的商品作切入,小红书和豆瓣如此,B站更是如此。由此导致的结果是,B站的Up主并不像抖音、快手上的主播那般,疯狂地给用户介绍推销产品:游戏博主仍在直播或解说游戏,影视博主则安静地播着电影,娱乐聊天类主播也和平时一样和粉丝聊着天,并没有丝毫带货的痕迹。
还有一些带货的UP主,只是将B站作为同步直播平台,主要面向的还是其他平台用户。从这些也可以看出,B站的带货主播很可能是全网最“佛系”的了,能不能卖出货全靠粉丝自觉。
可见,B站看似具备了交易所需的人、货、场三要素,因为在“货”上的短板,以及受社区属性限制,让其始终无法实现自己的商业闭环。不过实事求是的说,如果能打通这一对“任督二脉”,那B站的直播电商或许未来真的可期。
03
直播电商核心价值——降低决策成本
就像这次分析B站开启直播电商一样,当我们讨论此类问题总是浮于表面,一般只着力于某家企业的优劣势,以及眼下的数据和表现。其实大部分人没注意到的是,所有的商业消费都有它内在的逻辑,所有存在的商业行为都有它的核心价值。
从这个角度讲,传统电商的商业逻辑是通过信息对称,降低了交易成本。大部分人的理性其实是有限理性,当人们所感知到的价值远远大于他所期待的价值,那么成交的达成轻而易举。通俗的讲,除土豪外大部分人的“成交过程“,其实都是在不断寻找双方信息对称的过程。而传统电商则通过海量信息,尽量缩小弥补买卖双方的信息差,尽快达成交易。
如果说传统电商降低的是搜寻成本,那么直播电商则是通过给消费者带来了筛选和信任的价值,进而降低了消费者的议价和决策的成本,也可以称之为考虑成本。因为大部分时间里,即便我们锁定了想要购买的商品,依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大脑中考虑它功能和价格是否合适。
沿着这个逻辑,大部分带货播主只能用高频的话术介绍商品的功能,而无法做到让消费者“无脑式下单”,因为双方没有足够的信任。而深耕社区和内容的B站UP主们,凭借长年与用户的互动,恰恰补上了“互信”这一短板。所以也可以说,B站做直播电商很有“先发优势”,只是不容易被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