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主投票机制下,为什么会一再产生不良的经济政策?
一、投票的作用:集思广益和信服大众
投票的作用
(1)集思广益
提高接近真理的机会,真理不辩不明,问题不议不清;
(2)服众
只要大家都参与了投票,即使结果是随机的,正确性和效率没有提高,它还是比较容易得到人们的接受和执行。
二、中位数投票者决定投票结果
在一个简单大多数人说了算的决策里,真正能够左右选举结果的是中位数投票人的偏好。
- 房间空调的温度设定:如果按大多数人喜好的方式来决定,则设定的温度由中位数者的偏好决定。
- 在民主投票中,不是政治家的理念决定了政策的方向,而是中位数投票人的偏好决定了政策的取向。
三、阿罗不可能定律
在人们有多种偏好的情况下,投票的结果会产生循环,这就是所谓的“阿罗不可能定律”。
- 一旦产生循环,投票的议程、会议召集人的偏好,就对选举的结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投钞票让平均偏好决定投票结果
数人和数钱之间的区别。
- 数人:中位数投票者的偏好,起决定的作用;
- 数钱:如果选票可以交易,那么平均偏好(而非中位数偏好)将会决定投票的结果。
五、每个人都会在内心之中做选票交易
选票交易对选举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
- 选票交易在现实生活大量存在
- 不仅是违法的、明晃晃的交易,也指每一位选民在内心,在不同的决策主张之间所做的权衡、取舍,即所做的交易。
六、人们的言论和观点也有外部性
选民中普遍存在的无知、非理性、噪音,是否可以互相抵消?
1、市场决策机制和民主投票机制最本质的不同
- 在市场领域里,“一人做事一人当”
- 每个人的决策所产生的外部性较小
- 在政治领域里,“一人言论众人当”
- 投票者自己通常不承担后果
- 人们的言论有很强的外部性
2、理性的非理性(rational irrationality),或“理性放纵”、“理性胡闹”。
科斯把外部性的观念,从有形的商品应用到了无形的思想上去。
- 污染问题的“外部性”,指一个人的决策和行为,对别人产生的物理性的影响。
- 外部性的概念也可以用到言论和观点上来:
- 一个人的思想、言论,对别人所产生的思想、行为上的影响。
- 散布假消息、制造耸人听闻的言论,破坏社会秩序,都是言论的外部性。
3、“思想的市场”
经济学家科斯1974年论文“商品的市场和想法的市场(The market of goods and market of ideas)”。
我们要监管假冒伪劣商品,减少它对人们造成的伤害,同样我们也应该对假冒伪劣思想有所提防、有所监管。
七、民主制下为什么一再出现不良经济政策
1、普罗大众和经济学家之间的明显分歧
- 经济学家与其他人的看法差异,导致选民在对经济问题投票决策时,产生系统性偏差。
2、经济学家卡普兰(Bryan Caplan)对民主制度下不良经济政策产生原因的分析。
(1)人们不需要对自己的投票决策支付成本
(2)人们对经济问题的看法有系统偏差
以上两个因素叠加,使投票机制下一再产生不良的经济政策
八、无论是否合法,选票交易始终存在
周一的问题:
你赞不赞成选票交易合法化?为什么?
- 有人认为:交易选票合法化在全国实施会造成效率的低下
- 有人认为:只要基于自愿的交易,能够促进双方的福祉,给交易双方的处境带来改善
- 选票交易始终存在,它对选举结果有重要影响
九、追求公平的心理让人积极投票
周二的问题是:
既然每一个投票人都不可能改变选举的结果,那人们为什么还会去投票呢?
- 人容易放大自己的作用,相信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影响。
- 多数人并不知道,个人的投票在大选中很难影响选举结果。
- 选举是最公平的一种形式,能够满足人们追求公平的心理需要。
- 普罗大众真正了解选举本质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人为了满足心理上对公平的实现感去投票。
十、投钞票可看边际效果,投选票往往成为糊涂账
周三的问题是:
一个公共决策交给市场来做决定还是交给政治来做决定,更直接地说,是由消费者的钞票投票决定,还是选民的选票投票决定,这两者的结果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 投钞票反映意愿的强弱,投选票仅反映意愿的有无。
- 投钞票的人关心自己每投入一分钱带来的边际收益,对自己的投票定价,需求的强弱真实反映,决策的花费明确,预期效果可以正确评价。
- 投选票只是统一记账,只决定是否通过这项决策,最后花多少钱、办多少事是一笔糊涂账,没人知道成本和收益。
十一、人们在讨论公共问题的时候,为什么特别慷慨大方
周四的问题是: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在处理私人事情的时候还是比较自私、比较斤斤计较的,但是一旦讨论公共问题的时候,他们就会变得非常慷慨、非常大方,你能不能举一个这样的例子?
- 问问身边人,是否赞同让全国人民都享受一视同仁的医疗保障服务
- 再问问他是否愿意在每次下馆子吃饭结账时,给服务员多付20块钱。
当成本不是由自己负担的时候,人往往会变得很慷慨;当成本由自己支付的时候,就会变得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