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舆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自1922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其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它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所谓“拟态环境”
首先,在这本书的开篇,李普曼阐述了拟态环境这一观点,现实中的受众接受到的信息都是虚拟的,都是经过选择的,无论是大众媒介的过滤,还是自身对信息的过滤,但是这种“虚拟环境”又是“虚假环境”。人们在获取对外部世界的信息时会受到主观客观的重重障碍。从客观来说,这些信息往往受到很多噪音的干扰,而且信息本身也不可能完美的表达。从主观来说,人们自己并不是“接受”信息,而是通过偏见、成见和喜好来“诠释”信息。所以,可见要想获得自己视野之外的信息,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但是这样的虚拟又是以现实生活为蓝本,就像是艺术高于生活却又是来源于生活。
非理性的我们
李普曼指出,我们都是非理性的,不要对自身的理性抱有太多的期望,因为有一种特质如影随形,无论你是总统还是杂货员,无论是决定关乎世界的大事还是晚餐的口味,你都带着它去做决定,这就是成见。“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而后定义,而是先定义而后理解”这就是我们处理这个世界存在的方式,既然世界上有这么多的不可知,不如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去看待,在李普曼看来,公认的典型,流行的样板和标准的见解是造成成见的因素,并且这些成见是可以固化的,我们所谓的理性认识,是对事物客观系统的认识,但是我们的理性认识不能与正确认识 等同。
舆论与真相
按照李普曼对舆论的定义:“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别人、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对人类群体或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的图像就是大写的舆论。”舆论与真相有巨大的区别,真相是事件的本身,而往往受众是无法接触到事件真相的,所以会存在“以讹传讹”。陈力丹老师对舆论的界定算得上李普曼的加强版:“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 由此,所谓的“舆论”必是要对公共事物产生影响的,会引发某种公共行为的,从这一角度来看,舆论具有公共性,能够干预政府行动。从以前的长江大学学生救人事件到现在的“于欢案”,媒介越来越发达,大家能够获取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舆论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甚至可以影响到政治经济法律,但是我认为舆论是不能用于民主实践中的,我们的受众太容易被影响,以至于他们会忘却事件的本身和自己的态度,在选举制成为民主实践的标志后,公众舆论的物化便是民主制度最重要的投票制度。所以说,舆论不是真相,但是公众舆论有时候却能引导话题,制造大家都相信的所谓的“真相”。这要求我们在看问题的过程中,有思想 ,有见解,不盲目,不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