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晚,老妈打来电话,唏嘘了很长时间。
集市买菜时,路遇一位一年不见的老同学,寒暄了数句,两人匆匆告别。
老妈是老主顾,只听摊主带着一种说不明的语气问道:“你怎么认识她呀?知道吗,她来这里买海鲜,虾是按只计算,鱼都挑最小的两三条,从来都不会超过10元钱。”
老妈心里纳闷,据她了解,这老同学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也不至于到这样的境况。
兴许是看出老妈的疑惑,摊主说:“你知道她儿子前不久没了吗?”
“怎么会?”老妈脱口而出,在她的记忆里,那是一个英俊帅气的儿子,已经工作,去年刚新婚,最后一次见面就是在婚宴上。
“哎,年前时体检,查出脑里长了瘤。医生说要手术,但也未必能成功。老俩口拿出所有的积蓄,坚持给儿子动了刀。在临进手术室前,儿子已经交待好了所有的身后事。从手术室出来,就再没清醒过,几个月前刚没了……新婚的媳妇肯定不会跟他们老俩口过吧。”摊主继续揣测着,老妈已经失神,恍惚了整天。晚上,迫不及待地给我打电话,询问我6月最新体检的报告结果。
“96.5分,你女儿身体好着呢。”我宽慰道。“那还有3.5呢?”最后,包括近视在内的扣分项目都被老妈细细地盘问了一遭。
“在外要当心,有空要联系。”老妈依依不舍地挂了电话。
02
我在上海工作。20岁时,离开家乡,从求学直到如今,一直漂泊在异乡的土壤。“我心归处即吾乡”,所谓异乡感,正是一种浸润到骨子深处的孤独感。
我是独生子女,家乡独生子女政策贯彻得坚定,小伙伴们都享受着集于一身的万千宠爱。定格在回忆里的,是夕阳的影子绣在田野,父亲拉着我将手制的风筝放飞向天边;是明媚的阳光撒在花坛,母亲抱着我,将折叠的纸船摇晃向远方……
直到远行之后,我才发现,月色浮在卧室内,如果有兄弟姐妹,还能低声诉说内心的秘密。
共事的同事中有人有兄妹。一位同事的签名公告天下:“赚钱只给妹妹花。”生活中有了委屈,一个电话过去,电话那厢:“放心,姐,有我呢!”
反观孤家寡人的我,遇到生病、挫折、伤心,却从不敢让爸妈知晓,逼迫着自己坚强。在这种心境下重读李密的《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只感觉一种情殇,在心尖钝钝地划过,最后浸润成内心深处的哀伤。原来独生子女的路,竟然是越走越孤独。
03
父母老了,这次回家,又是很长时间未曾见面。白发统治了他们的发间,各类老年疾病也已经蹑手蹑脚地在身体里安家落户。
见我回家,张罗着饭菜三餐,虽大汗淋漓,却感受到他们冰封已久,突然复苏的心。他们情绪高昂,开心地要小酌家常。又端来棋子,只大战了三个回合,记忆中无往不胜的父亲直摇头:“不行了,比不过闺女了。”然后,耍赖似地放下棋子,嚷嚷着要带我去散步,看看家外面不久前新修的沿河公园。
趁着回家,又去探望外婆。临走时,外婆瞧了我一眼、两眼……那流露的神情,我知道,是在话别。她依稀能感觉到,自己离开的日子应该不远,也知道,如果到那一天,我也来不及赶回。所以这一眼,可能就是万年。
离家前,孩子是我;离家后,父母却变成孩子。倚盼在家的父母,盼望着来电,等待着我的归来;而出门在外的孩子,在忙碌中却时常会将父母遗落在一角。
曾经以为父母是天,是我最坚强的依靠,如今发现,原来我才是父母最后的心安。而这个时候,我总有自责,原来独生子女,天生就不适合去远行。
04
“萧萧,你怕死吗?”——“怕”
“萧萧,你想有钱吗?”——“想”
我在心中呐喊:我要努力地赚钱,我要开心地生活,我要让自己有更多的闲暇时光,我还要珍重我的生命。因为,我是个独生子女,是个独生子女啊——“在外要当心,有空要联系!”
这时的心里,只浮现出这支曲子:
从前对着收音机,学唱旧的歌,
我问妈妈为什么,伤心像快乐?
妈妈笑着说,她也不懂得。
我想出去走一走哦,妈妈点点头:
天冷你就回来,别在风中徘徊。
哦,妈妈眼里有明白,还有一丝无奈。
天冷我想回家,可童年已经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