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年曾辞职骑过滇藏,其后也读过古子文的《深入藏地十万公里》与《艽野尘梦》,对西藏也算是有一定了解。加之本身对宗教也比较感兴趣,针对佛教、藏传佛教的书也看了不少。昨天偶然刷头条看到了这部电影。介绍是一个纪录片,而且是关于朝圣的,所以赶紧定了张下午七点的票。
电影开头大部分时间来讲朝圣的准备工作,宰牛、风干牛肉、磨青稞、制护手板、羊皮护群等,我不知道别人看到的是什么,我看到的是我童年的家乡。八九十年代的农村(虽然我们是平原),坑洼的土路、昏暗的灯光、经常断电还需要常备蜡烛,要去邻居的小作坊里磨面、磨麸子。这很真实,当然很多 00 后以及城镇居民可能是想象不到了。
看过的人对于其中耕地的那一段应该会有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人们终于可以从繁重的农务中解脱出来,二十年前我的家乡经历了这种蜕变,二十年后的西藏也在经历如此的过程,所以我对西藏是充满信心的,相信二十年后西藏,也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现如今的家乡。
随后则是一千多公里的朝拜之路,东达山、左贡、七十二拐、然乌、排龙、鲁朗、林芝、米拉山,直到拉萨。看到这些场景,以往经历历历在目。因为这条路,我切切实实的走过,两千三百余公里的滇藏线,用骑行的方式,也可以算的上是一种“朝拜”了吧,虽然这里边并没有信仰的含量,我朝拜的是我的青春。一路风雨,多少也能体会剧中人物的心情,前边的两个少年每次跪拜时都要往前滑一段距离,小女孩要都十多步才会跪拜一次,这些细节很真实,就像生活中我们想要偷懒一样,只不过他们这一年的生活是在路上。
朝圣这种举动在现在人看来是很愚昧的,当然也有很多伪知识分子拿“信仰”说事。“信仰”这个东西,大家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原本我也不理解朝圣这种举动,直到看完这部电影,我才有点明白,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就像童年的进城,只不过藏民借助“朝圣”这个习俗来完成了自己内心对外面世界的渴望与好奇。其实看的宗教历史越多,越不会相信神佛,我本身就是无神论者,至于为什么,原来只是单纯的用科学来敷衍,仿佛“科学”与“神”是天然对立。但看的宗教相关的书越多,越有理由来反驳有神论。朝拜这种举动在我看来也是有其愚昧之处,但是我好像体悟到了一点东西,那就是安慰自己的内心,所以其实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这种举动能够消除人本身的罪孽感,让以后的生活更踏实,那从一个方面来说,这种“信仰”也是合理的,当然,至于这种罪孽感是不是应该有,这里不做过多延伸。
出电影院时听到别人讨论说都是摆拍,我不确定是不是摆拍,但是我看到了其中的真实。这也是这部电影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没有山崩地裂,没有跌宕起伏,有的只是平淡的叙述,仿佛白开水一般,但是这不才是生活的本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