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忆往溪
最近网上一则河北寒门女孩高考707分被北大中文系录取的新闻在朋友圈里刷了屏,随之被大家热议的还有这个女孩儿的一篇文章《感谢贫穷》。
如果说寒门和707分放在一起的强烈反差,还不足以刺激每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那么《感谢贫穷》则是对每一个有学渣孩子的富有家长们的一个莫大的嘲讽。
作为家长,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们是否也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贫穷”的环境?
说起创造贫穷,这让我想起了1999年冯巩和牛群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说过的一段相声《瞧这俩爹》。
相声里面冯巩绘声绘色的给牛群描述了一个在一夜之间家徒四壁,生活贫困,甚至吃饭只能萝卜丁子白菜帮子剁吧剁吧和点儿棒子面儿吃的艰难生活场景。希望以此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相声虽是艺术创造,但绝不是凭空瞎想。
几年前媒体上曾爆出过一则新闻,有一对来自贫困地区的夫妻,通过自己艰辛的打拼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为了孩子的学习,夫妻俩决定隐瞒家里有钱的真相,从小给孩子营造出一种贫穷的生活假象,不明就里的孩子,果真刻苦学习,直到考上大学之后,夫妻俩才把家里的真实境况告诉给了孩子。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小的年纪,早早的品尝到了生活的不易,知道了读书的可贵,所以才会愈加珍惜读书的机会。
不过与这种瞒着孩子制造贫穷的假象相比,我更加佩服那种“自虐式的贫困”,也就是孩子知道家里富有,但父母给孩子的却是相对贫穷的普通人的生活。
我就有这么一个初中女同学,人长得白白净净的,学习非常的刻苦。那个时候大家都住校,学校食堂里的伙食很一般,早晚是咸菜和粥,中午只有一个菜,主食也只有馒头。
学生宿舍更是简陋,夏天闷热潮湿,只有一个小吊扇;冬天寒冷刺骨,连煤炉都没有。
三年朝夕相处下来,大家都以为她是跟我们一样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女孩儿,如果不是毕业的时候,她的家里开着豪车来接她,我们都不知道原来她的家境是如此之优越。
三年后这个女同学考上了国内的一所重点大学,后来又出国继续深造,现在已经接手了家族的产业。
越是富有的人,越深知钱的负面性,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普通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远离物质的诱惑,早已成为部分有钱人的一种教育观念。
如果说长久的贫困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那么我们在富裕起来以后,让孩子吃点苦头,也不失为一种“贫困”教育。
去年,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城的一个父亲为了惩罚连续三天未能完成作业的孩子,而让其回乡挑粪的视频在网上热传。
面对孩子的苦苦哀求,这位父亲不为所动“莫向我流眼泪,你那个眼泪现在对我来说没有用,走。”
就这样,一个六年级的男孩儿肩挑两只粪桶,不得不晃晃荡荡的在乡间小路上走了七八趟。红肿的肩头让儿子知道了远有比读书更苦的事情。真实的苦难经历胜过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说。
但是如果仅仅是将贫穷作为一种教育孩子刻苦学习的工具和手段,期望以此能够像王心仪一样取得好的学习成绩,那么则显得我们对于贫穷的认识太过肤浅和功利。
贫穷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生活压力,殊不知那些中途辍学的孩子往往都是因为贫穷所致。
其实每年都不乏考上北大、清华的寒门学子,之所以王心仪更加的让我们感动,缘于她在贫穷之下的乐观、自立、格局。
正如王心仪的班主任张秀英曾这样评价她:“她,乐观开朗,视野开阔,格局很大,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只知道学习的学生。”
贫穷之下仍旧有格局,这似乎颠覆了我们的认知,因为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贫穷之外仍旧可以不只知道学习,这让我们更加的钦佩,在这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分可以压倒一大片的高考制度下,我们听惯了父母太多的你只管学习,其他的一律不用管的告诫。
也许真的不是所有的富贵都那么幸运,也不是所有的贫穷都那么可恨,更不是所有的“贫穷”都可以随随便便的拿来就使用。
放大自己的格局,让孩子知道读书的苦与乐,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文/忆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