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由各种关系架构起来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一种生存的技能,问题的出现不在于技能的高低,而在于交往的模式,这种互动的模式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并进入了我们潜意识的心理模式当中,如果没有意识到,那么我们就会被自己的这种惯性支配着,当然,如果你感觉在现有的模式里很舒服,那说明你的修炼境界很高,但是很多人总是会对自己的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满。
在别人的眼中,我是个很好的人,或者说是“老好人”,这个词可以褒义,也可以是贬义,这就看在谁的角度来进行评价了。以前我总是存在着这样不愿麻烦人的毛病,就像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都让我觉得开口让人帮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比如说,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忘记带铅笔盒了,当时只需要跟同桌或者前后桌开口说能借我一支笔吗,这件事就算解决了,可是,我好像就是开不了那个口,这在现在看来似乎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可是这样类似的事情充斥着我的少年阶段。但是反过来,当别人有需要我帮忙的时候,能力范围之内,我总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就算所帮忙的事情需要我付出一点点的代价与牺牲,可能是时间或者经历,要是实在没有办法没有答应,反而会觉得心理很愧疚,会去解释,似乎没有帮忙是我的责任,但是实际上就如同经常听到的道理一样,没有帮忙是正常的。渐渐地,对于自己的不拒绝别人却也不愿麻烦别人的模式,开始觉察,意识到,想要去摆脱它。
意识到自己惯有的心理模式,就是摆脱控制的第一步,同时也减少了内耗的能量,积蓄更多的力量来克服。
随着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模式之后,第一次碰到类似事件,还是按照惯性,因为如果没有按照原有的惯性,会付出更多的代价,比如说承受更难以承受的内疚与不舒服,但第二次第三次之后,开始去思考了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惯性,明明我并不是那么喜欢它,这种模式下的背后究竟代表着什么?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它代表的就是一种攻击性。从出生到这个社会上,我们都会带着攻击性,这是一种本能,为了让自己能够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我们需要战胜他人,攻击性的表达方式随着成长会不断得到升华,比如说小时候的攻击性可能是肢体,到长大之后可能就是比赛的获胜。原本攻击性是朝外的,但是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让我没有办法去表达这种攻击性,它是一种能量,它需要流动,慢慢地,攻击性就朝向了自身,我不能去请人家帮忙,因为这样会造成别人的困扰与麻烦,造成别人的损害,攻击了别人。别人如果来找我帮忙,不答应就是在攻击他们,所以我不能拒绝。
不善于拒绝别人的你,是不是经常觉得自己体内有一股需要释放的能量呢,总觉得自己被某种东西压抑着,创造性的来源或者是某些领域的成功均是由于自己能量的顺畅流动,因此,开始慢慢让自己体内的这股能量流动吧,从一件小事从一个细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