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园前475--公元前221年)时期又称东周时期,春秋战国来源于春秋和战国两部分,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代表一年四季,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战国来源于西汉刘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
一、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在政治、军事中占据主导地位,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国家有齐国,宋国,晋国,秦国,和楚国,其中齐国的齐桓公和晋国的晋文公被称为“齐桓晋文”,还有宋国的宋襄公和秦国的秦穆公,虽然春秋时期各国互有征伐,但是也算是互有胜负。
在中国的南方当时还有两个比较强大国家,一个是吴国,国君是夫差,一个是越国,国君是勾践,由于勾践的自大,被夫差打败,夫差没有杀他,把他囚禁起来,勾践痛下决心,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夫差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放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招兵买马,广施仁政,使越国渐渐强大起来,后来通过美人计,离间吴国,使夫差沉迷女色,不理朝政,越国起兵灭了吴国,勾践乘势北进,与齐、晋等诸侯会盟于徐(今山东滕县),成为霸主。
春秋后期,各国出现短暂的和平时期,使各国快速的发展起来,给后来的战国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段群雄割据的时期,这段时间出现了众多的能人志士,像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吴国的名将伍子胥,铸造名剑的干将莫邪,辅佐越王灭吴的大夫范蠡,他被后人誉为“商圣”,春秋末年被誉为道家创始人的老子,被誉为中国四大美人身负重大使命的西施,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些后世流传千年的名人学者给我们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七雄频相攻,秦国变法扫六合
这是一个上接春秋、下启秦汉的时代–战国,它只有250多年的历史,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变。在这个时期,世道人心在变、政权层面在变、战争法则在变、历史舞台的主角也在变。在一系列的变化中,从春秋延续到战国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在相互角逐中,涌现出了七个大国,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在战国七雄对峙的时期,天下大势,在分分合合中,从分裂开始走向统一,“七雄”最终变成“一雄”,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大势。
战国时代的形势是: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齐在东,秦在西,韩、魏在中间。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
从魏文侯开始至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是魏国独霸中原的时期。魏的强大,引起韩、赵、秦的忧虑,它们之间摩擦不断。公元前354年,赵国攻卫,魏视卫为自己的属国,于是出兵攻打赵都邯郸。赵向齐求援,齐派田忌救赵,用孙膑之计,袭击魏都大梁。时魏军虽已攻下邯郸,不得不撤军回救本国,在桂陵被齐军打败。次年,魏、韩联合,又打败齐军。公元前342年魏攻韩,韩向齐求救,齐仍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设计将魏军诱入马陵埋伏圈,齐军万箭齐发,魏国大将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由此造成了齐、魏在东方的均势。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于是向东扩展势力。先是打败了三晋,割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后又向西、南、北扩充疆土,到公元前四世纪末,其疆土之大与楚国接近。
在秦与三晋争斗之时,齐国在东方发展势力。公元前315年,齐国利用燕王哙将王位「禅让」给相国子之而引起的内乱,一度攻下燕国。后因燕人强烈反对,齐军才从燕国撤出。当时能与秦国抗争的唯有齐国,斗争的焦点则集中在争取楚国。
楚国的改革不彻底,国力不强,但它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楚结齐抗秦,使秦国的发展大受影响。于是秦派张仪入楚,劝楚绝齐从秦,许以商于之地六百里为代价。楚怀王贪图便宜,遂与齐国破裂。当楚国派人去要地时,秦相张仪却狡辩称“只有六里”。楚怀王兴兵伐秦,大败而回。楚国势孤力弱,秦便东向进图中原。先是与韩、魏争斗,后与齐国争斗。公元前286年,齐灭宋,使各国感到不安。秦国便约韩、赵、魏、燕国攻齐,大败齐军。燕国以乐毅为将,趁势攻下齐都临淄,攻占七十余城。齐王逃至国外,为楚所杀。齐国的强国地位从此一去不复返。由此,秦国开始了东向大发展。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他任用李斯等人,加紧统一的步伐,用金钱收买六国权臣,打乱六国的部署,连年发兵东征。经过多年的争战,从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至公元前221年灭齐,东方六国先后为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