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性格决定命运”,可性格这东西,影响最大也是最深远的恐怕只有家庭了,性格的形成取决于成长环境。
曾有一篇文章分析“一群去银行实现的大学生”,很清楚地展示了四类家庭下成长的四类孩子。
第一类:穷人家的孩子。
实习第一天上班来得很早的孩子,大多数来自农村。因为它们重视这是一生中第一次离开学校去正式单位实习,非常重视,而且又是学校推荐的,自然会打电话给家里,农村家庭里父母的指导无非是好好珍惜,第一天要早些去,不要给人印象太差,这类的教导,所以自然来得最早的就是这类孩子。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有点内向,而且都很紧张,全程几乎无交流,只是问一句,答一句。
第二类:爸妈在党政机关上班的孩子。
进来和我们打招呼,并且还有倒水的那几个孩子无一例外,父母都是最党政机关工作。
第三类:父母是做生意的孩子。
进来大大咧咧,开几句玩笑的那几个孩子,家里都是经商,可大可小。在孩子身上总能出现父母身上那种灵活态度熏染的影子。
第四类:大城市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
有那么两三个,感觉挺冷傲,而且相对自信,对我们前辈是属于那种不卑不亢的,他们几个无一例外是属于大城市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
2、
而在工作中,这四类不同家庭的孩子又有这样一个规律:
一,农村家庭的孩子普遍不会交流。当处于一个部门新人时,不会去交流,不会去拉近,更谈不上和谁拉近关系,虽不是绝对,但这个比例超过农村家庭的90%,但他们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勤快,很好找借口,大体属于那种可以容忍的范围内。
二、收到夸奖的孩子家庭大部分是经商家庭,比较活泼,做事灵活,和老员工的互动能力较强,有的家庭甚至可以请老员工吃饭,有的还在解决问题时弄出个新点子。这类孩子属于那种不会让人讨厌,收到赞誉最多的一个群体。
三、党政机关干部的孩子,最大的优点是有礼貌、会说话,不会太唐突,比较有眼力劲儿,个人气质较好,但有时也耍小聪明。
四、家庭知识分子的孩子,无一例外,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不太受实习部门待见,愿意要么是没有眼力劲,要么是相对自我感觉较好,有时会因为言语不懂得分清场合,说出一些比较固执和让部门尴尬的话。
3、
后来,经商家庭的孩子小胖,自己开了家公司,主要是给银行安装提款机;
知识分子家的孩子周周嫌银行实习工作辛苦,第二天就跑了,但没回家,一直留在省会,也没有找到份合适的工作,去蛋糕店做了一阵子,又去摆地摊,再后来去考研究生了,研究生后又去考公务员了;
党政机关干部的孩子,实习期间行长直接打电话过来,让我们好好待见这女孩,后来这女孩也如愿在银行上班了,再后来谈了一个同样在党政机关上班的男孩,前途一片光明;
农村家庭的孩子,表现各方面都很好,可就是把接待的两根烟放进自己的口袋这件事被行长亲眼看到,直接被pass掉,被问到为啥要那接待的中华烟,回答却令人很惋惜,“爸爸从来没抽过那么好的烟,想拿两根回家给爸爸抽抽”。后来,也尝试给行长送家乡特产,可行长老婆嫌脏,直接给扔了。自然没能在银行上班。后来去做了保险业务员。
小东的爷爷是军队老干部,爷爷没同意他留在银行。毕业后拿着红文件去了南京某指挥学院,深造一年取得研究生学历,后来直接分会本地做军人,单位是惬意舒服的后勤部,分了一套房子,找了个军官老婆。原先小东的女朋友不是县城的,家里人坚决不让给带回家,后来只能分手了,现在娶的军官老婆,是老干部爷爷介绍的,女孩子家里有几套房子,专业又是国家开发银行,只是电话联系了几次,结婚便定下来了。
乡镇普通家庭的原子,还没毕业就带着女朋友回家,见双方父母。原子父母家拿了十几万,付了首付买了房子,一毕业就结婚了。一结婚后,双方的父母就开始催促他们生孩子。原子毕业找了分大型国有企业做推广,收入还可以。可家里一再要求生孩子,上班没几天,老婆就怀孕了,也就没了工作。原子本来还充裕的工资,一下子要还房贷,要供养全家人,还有孩子的奶粉尿布衣服等一切开销,这点工资就变得很可怜,远远够不着开销。剩下孩子要找婆婆照顾,可公公却住院了。要丈母娘来照顾,丈母娘说这不是自己的工作,不乐意地来接手了,后来嫌累就发生各种矛盾吵架。弄得原子夫妻俩都身心疲惫。
4、
那些物质条件丰盈,从来没有因为正常生活消费而受到父母关于钱财压力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开朗。
相反,那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抱怨什么都贵,只是反面地把自己的无能展现给孩子了。
每个父母都有自己习惯的一套做人方法,也习惯性地把这套原则方法传授给孩子,因为觉得这样做是对的,否则他这辈子就不这样做了,可许多普通家庭的父母就没有想到。
过年这期间,观察了很多孩子的性格,几乎都是家庭因素在影响着。今天又一次把这文章给研究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