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时间节省了,但这应该是少年长期健康发展的模式吗?不尽然,甚至是适得其反,学生日益下滑的身体素质难以承受高强度的课程学习,学习效率也是可想而知。
此时,是时候让孩子动起来了。
01
让孩子“野”出课室背后用意
当“体育中考”这一指挥棒开启了学校体育教育变革后,让孩子“野”出课室一时间成为社会热议话题。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出台,更是明确指出学校不能占用大课间休息时间,而且大课间要达到30分钟。
课间放松不仅仅是让学生离开座位,拉伸脊柱,还可以缓解视疲劳。除了满足学龄段学生的基本生理需求外,更重要的是课间运动有益于大脑发展,磨炼思维,提高下一阶段学习效率。适时课间的运动也有助于缓解学业压力。
02
运动改变大脑
约翰·瑞迪在《运动改造大脑》一书中曾提到:运动诱发神经新生。科学家发现,运动产生大量神经元,而环境优化的刺激则有助于神经元的存活。
换句话说,适量的体育运动为大脑提供了学习所需要的原料,产生新生神经元,而课堂上的学习则促使新生神经元细胞连接到神经网络中存活下来。
哈佛大学医学院曾经有一项研究检测了20-30岁人群在进行30分钟的单车有氧训练之后,相比于没有运动的人群,对于学习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运动后学习词汇的效率明显提升,速度比运动前提高了20%。
这说明正确的运动方式,可以让大脑更聪明。短时间内的剧烈运动可以激活大脑中关于学习的基因功能叫做Mtss1L学习基因,而这个基因可以加强海马体中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学习效率提升背后的原因。
但这是不是意味着,只是在原位置一动不动就不能提升大脑的运行效率呢?
Ouch investigation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一群小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一个是“一动不动组”,一个是“超级活跃组”,在开始测试之前,两组成员都需通过90秒钟的匹配数字与对应图像的“专注力测试”,把相关数据做为参照组。
未测试前的数据两组相差不大,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一动不动组”经过一段时间大脑的休息,同样也有利于下一阶段大脑运转效率的提升,只是没有相关发现证明这有利于大脑的发展。反观“超级律动组”,经过一段时间有强度的运动,大脑的运转效率明显高于“一动不动组”。
劳逸结合所言不虚,课间运动与文化课学习相互影响,让孩子在课间动起来,激活大脑产生新的神经元,为下一步文化课的学习,将新的神经元构建起新的神经网络蓄势。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坚持长期运动,每次约在30分钟,不仅能让大脑得到很好的发展,大脑分泌的神经递质像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等神经递质还能反哺自身,很好地调节情绪,释放压力。这在Wendy A. Suzuki博士的分享中得到很好的验证。
03
会玩好动的小孩更具优势
运动锻炼有助于学生的整体协调发展,因此将体育融入教育的训练在西方精英学校并不少见,而且这类学校更看好有体育潜能的学生。
因为在他们看来擅长体育运动的学生除了拥有强健的体魄外,还从体育锻炼中提升了逆商,也更懂得如何去竞争,知道如何去发挥自己的号召力去应对千变万化的比赛局面。这与我们倡导的“以体育人”的目标是契合的。
不仅是国外,在国内的“强基计划”对于在体育有潜力的学生是有一定帮扶的。尤其是在去年教育部提出《关于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意见》之后,其中提到“2020新高考”将体育纳入13项合格性考试中的一项,可见接下来体育成绩在升学考试结构中的权重。会玩爱运动的学生在接下来的人才选拔中会更具优势。
随着中考体育的铺开,家长们也越发关注孩子运动锻炼的情况,这固然是好事,但在当前的应试的模式下,家长们也需要调整好心态,不要“本末倒置”,否则终归不利于孩子长远的发展,背离了运动助力孩子全面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