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33本书读书计划Day004
NO.1《孩子,挑战》
作者:(美)鲁道夫·德雷克斯
总406页 已读136页
“熊孩子”似乎是个让人头疼的存在,他们或者在公共场合大吼大叫,完全无视他人,或者在家里是个“小霸王”,大家都要围着他转。这样的“熊孩子”不管是打骂威逼,还是好言利诱,似乎都没有多大作用。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如果我们想改变孩子的行为方向,必须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否则,我们几乎难以改变他们的行为。“
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只有理解了孩子一些不当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大多数处于幼年时期孩子的不当行为背后一般都隐藏着以下四个目标。
第一、通过得到”过度关注“来寻求归属感
”三岁的丽丽是家里的小宝贝,每个人都对她宠爱有加,总是有一大群人围着她转,丽丽也十分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一旦大人们都去忙各自的事情,丽丽感到自己受了冷落,她就会提出各种要求,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她就会大吼大叫,甚至躺在地上撒泼打滚。”
丽丽习惯了成为家里的焦点,她认为只有当自己成为关注的焦点是,才能显示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感。当大家都不注意她的时候,她就感到自己一无是处,所以,她会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得大家的关注,当大家都为她忙活的时候,她才能找到自己的地位。
孩子需要我们的关注,但是我们需要区分“适当关注”和“过度关注”,如果孩子的行为不符合情况的需要,那么,他就是在寻求过度关注。我们要避免对这种要求过度关注的行为妥协或者让步,否则,就会增强孩子的错误观点,让他相信只有用这种错误的方式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第二、“权力之争”
”五岁的亮亮在看动画片,睡觉时间到了,妈妈提醒他上床睡觉。亮亮哀求妈妈再看一集,妈妈答应了。一集看完,妈妈再次提醒他上床睡觉,他完全不理会,又打开了一集。妈妈关了电视,强带他去卧室,亮亮对妈妈又踢又打,妈妈生气了,把他锁在卧室离开了。二十分钟后,妈妈打开卧室,看到亮亮在床上玩”蹦蹦床”,妈妈气急了,拉过亮亮打了他的屁股,强行脱掉他的衣服,强迫他睡觉。“
亮亮采取拖延战术要求晚点睡,来挑战妈妈的权力,当妈妈允许亮亮晚点睡时,他成功了,这表示他能赢得过妈妈。一集结束时,妈妈拖亮亮上床睡觉,便将两人拖进了权力之争。
最后的结果是亮亮挨了打,他用疼痛换来了实际的胜利,让妈妈持续受挫;当妈妈动手打亮亮时,实际是宣告了自己的失败,就像在说”除了个子比你大、力气大这个优势,我什么优势都没有了,对你无计可施了。“
想要征服争夺权力的孩子是个很大的错误,持续下去,容易形成习惯,有可能导致孩子觉得唯一获得满足感的方式就是恃强凌弱。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和孩子陷入权力之争时,我们可以退出战场,”让他的风无帆可吹“。
第三、报复
“小明总是喜欢搞破坏,把妈妈的口红画的满墙,撕坏姐姐的作业本,把爸爸的领带打上死结。全家人都认为小明是个不听话,不讨人喜欢的破坏分子,他每次搞了破坏,爸爸妈妈都会狠狠的教训他,但是教训过后,小明会变本加厉的搞破坏。”
小明认为自己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坏孩子,也没有足够的权力,那么,他的价值感要通过伤害他人来体现,这是为了补偿自己受伤的感情,所以就会有反击和报复这样的错误目标。他很少得到鼓励,他非常需要鼓励,需要被人理解和接纳,帮助他重新发现自己的价值。
当孩子想要通过伤害我们寻求报复,我们要意识到他的感情也受了伤害,我们可以规避孩子的伤害,并且不用责备和惩罚再次伤害孩子。
第四、自暴自弃
“七岁的小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妈妈总是骂她笨手笨脚的,总是给自己添乱。渐渐的小花什么事都不愿意做了,她说反正妈妈说我是个笨蛋,什么都做不好。”
很多看起来笨手笨脚的孩子,通常是个很气馁的孩子,一个彻底气馁的孩子会完全放弃自己。他是在用愚蠢回避努力,担心自己一做事情就会被别人发现自己没用,所以干脆自暴自弃什么都不做。他们在心里对妈妈说“放弃我吧,妈妈!我就是又没用,又没指望,就由我去吧!”
当我们意识到孩子自暴自弃,我们不要让他觉得没有指望,而是安排一些让孩子发现自己能力的事情。如果妈妈无论如何都不相信一个人会没有指望,那么孩子的自我放弃也就没有了目标。
做父母从来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但也不必太过于紧张,苛求自己。请记住,生活,只有当下的时刻。如果我们在当下做了正确的事情,我们就是在朝着进步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