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
早上完成简书写文之后,随手点击了一篇友友的关于向内探索的文章。友友的一段文字引发了我的共鸣。文字如下(摘自简书木木成长说《不断向内探索自己》):
那为什么别人不帮助我,我就生气呢?这个可能是从小被满足的次数太少了,一旦提出需求,父母给出的回应基本都是拒绝,久而久之,就不太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了。长大了还是会用同样的模式,把他人当成是曾经的父母来看待,这个责怪其实是针对父母的。
二、想法
我想到了日常在家庭生活中的某些互动场景。儿子提出了某些要求,皮蛋先生一口拒绝,儿子转向我,我却答应了。皮蛋先生有时候有些无奈、沮丧,甚至气急败坏,他说:“你就惯着他吧。”过去,在这个时候,我往往是沉默的。虽然,有时候我会说:“小孩子惯不坏的。”但皮蛋先生并不会认同。
我知道爸爸的想法和行为与妈妈的想法行为不一致,在某种程度上的确会对孩子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当下的我做不到看着孩子可以满足的需求而不去满足。现在,我或许可以抽个时间跟皮蛋先生说说我的想法。
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他的认知在一步一步打开。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外界会有很多的需求,尤其是对最亲近的父母。我们这一代人,向父母提出需求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拒绝的。长大以后,不敢提需求,又希望他人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当需求不被满足的时候,玻璃心碎,沮丧、无力,甚至气急败坏。把自己的不愉快归咎于他人的不满足,却忽略了自己为何会有让他们满足自己需求的期望。
我想,当皮蛋先生拒绝了孩子的需求,孩子哭着转向我的时候,皮蛋先生或许也希望我能跟他同步同调,但是我并没有,进而,也引发了他的负面情绪。
如果在生活中的小事情上,我们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我想,我们偶尔拒绝孩子需求的时候,孩子也不会那么玻璃心吧,最起码可以接受拒绝,也或许也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份勇气。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果不说出自己的需求,别人有怎么会想着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三、行动
在日常生活中,夫妻意见不同,或许容易让孩子迷糊或者选边站吧。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或许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与皮蛋先生分享我的想法和做法。
在与孩子的日常互动中,其实孩子大部分的需求都是小需求,吃的,玩的。能满足的就满足,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选择延迟满足。不能满足的需求,对孩子说明具体情况,引导孩子设想替换方案,陪着孩子畅享未来。
比如,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他也想要。我的处理方式一般是交换和延迟满足。
孩子与小朋友交换玩具,并告知他交换玩具的好处。假如,小朋友拒绝交换,适时看见孩子的情绪,并引导他先玩自己的玩具。换个时间与小朋友交换玩具或与另一小朋友交换玩具。
如果孩子坚持要求要买玩具,我会重申我们设定的规则,每个月玩具只买一个。这个月已经买了**,下个月再买。这样的方式沟通几次以后,孩子通常都会接受的。
又如,孩子吵着要去儿童公园或大梅沙玩。我会先共情他,再对他说,妈妈也想带他去,由于疫情原因,****,所以我们暂时去不了,我们可以在***时候再去。孩子虽然想去,但是说明具体情况也是可以的。
又如,孩子看到楼下停车场停了一辆很酷的吉普车。他说:“妈妈,这个车好酷,我也想要。”虽然我不懂车的标识,但看得出来这是一台豪车。我对孩子说:“是啊,妈妈也觉得这台车很酷,我也想拥有这样的一台车。妈妈猜想,这台车的主人很有可能是非常有成就的人。妈妈也想让自己有成就,我们一起努力,好不好。”或许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是成就,但是他听了我说的话,重重的点头说:“好。”
四、启发
育儿是一种修行,在育儿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自己。在孩子身上,我看到了很多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