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老师都学会了在课堂上分组,但是一般怎么分呢?
有的老师会按学号分;有的老师会直接组织分组,说:“那你们几个坐一块儿。”还有一种是大家自愿组合成小组。这些分组方式效果好吗?
你会发现,无论是老师安排的分组,还是学生自愿组合,效果都不好。为什么呢?
老师安排的分组会让学生很被动,有人可能会想:我不想跟这些人在一块儿,你却非得让我跟他们在一块儿。
而学生自愿组合会使得很多“社恐”的学生不舒服,他们特别怕落单,就怕“别人都组合了,却没人要我”,会因此产生很重的心理负担。
所以,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孩子们很被动。
真正能够提高课堂活跃度的是随机抽签,而且你不能够省略这个随机抽签的过程。
比如说,你向学生们宣布今天的分组是随机抽签产生的,这样不行,因为学生未必相信,他们可能认为是你提前安排了,希望厉害的学生带不厉害的学生,等等。
所以要让学生拿着扑克牌或者纸条随机抽,抽完了以后,几个学生互相打招呼形成一组。
专家发现,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让课堂活跃度高了很多。很多学生很期待这样的分组。
而且这一次课堂上进行分组,一堂课结束以后,下一次会重新抽签分组,每堂课的分组都不一样,绝对不是说这一个学期都只有这一个固定的小组。
这样频繁地进行透明化的随机分组,是为了打破社交壁垒,促进知识的流动。
注意,在分组前不要布置题目,因为如果在分组前布置题目,很多学生就去思考做题了,不会参与分组活动。
分组结束以后,再布置题目。这样能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具多元性、合作性和社交性。有很多学生其实是不喜欢分组的,分组带给他们很大的社交压力,他们觉得如果表现得不好,别人就不喜欢自己。用这种随机分组的方法,就能够让更多人愿意参与进来。
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最佳的分组人数是三人一组,如果四五个人一组就会有人没事干。
所以,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分组最好是三个人一组,三年级以下的学生两个人一组,这样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