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最近遇到一个问题就是自己4岁的女儿苗苗(化名),有时会在幼儿园里把大便拉在裤子里,偶尔,还会从裤子里滑出来。然后,同学们都开始嘲笑她。王女士很担心,给女儿强调了很多次。告诉她不可以把大便拉在裤子里,你要学会告诉老师,但是,一个月过去了,苗苗还是会把大便拉倒裤子里。甚至,发展到只要王女士一提这个问题,苗苗就会大哭大叫的来拒绝讨论。
在咨询中我知道像王女士这样直接去告诉苗苗,“你再不许把大便拉倒裤子里了,这很丢脸,你知道吗?” 这样的命令式的指导是没有用的。因为,你只会得到一种反应,那就是,苗苗撅着嘴,眼含泪水,心里仿佛在说“都是我不好,我又丢脸了,我不是一个好孩子。” 然后,你增加了她的无能感和焦虑感。
我们必须先对苗苗的情绪状态进行工作。
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羞耻感。
给大家讲个有趣的故事,在审讯一些犯下滔天罪行的人的时候,往往你要是说,“你就不内疚吗,你把别人给杀了,难道你就一点怜悯心都没有吗?”这样是没有用的。因为,很多反社会人格的罪犯,并没有发展出良心,所以,不会有内疚的感觉。但是,假如你说,你这不算什么,我知道另一个人就比你厉害。这时候往往这个罪犯会来劲了,会很不屑的告诉你,不可能,我才是最厉害的。于是,不知不觉的他会把他知道的告诉你。
这个例子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人类的情绪体验中,内疚和同情别人可能是后来才发展出来的。但是,羞耻感却是在没有语言前就一定具备的,不论什么人他都一定会有羞耻的体验。这个从生物学的角度讲,就是说哺乳动物生下来都要去找温暖的妈妈的身体来保护自己,如果,被妈妈拒绝了后,他的身体情绪系统会自发的“咻”的一声,然后,感到脸部发热,内心烦躁,这种感觉就是羞耻的体验。而在大一些的孩子,如果,他要做什么,而你在旁边说,你不行,你不能,孩子就很容易停在那里,感受这种“咻”一声的羞耻感。所以,当大声斥责孩子的时候,一般除了加强她的羞耻感外,并没有什么好的作用。
下面的视频很好的表达了这种被排斥后的感觉是多么的痛苦。
游戏疗法要先包容孩子的这种羞耻感,也等于说先加强她内心的安全感,让她可以有一个内在的安全空间,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件事。这就很像一对母子,孩子哭着来找妈妈,告诉妈妈说,妈妈,对不起,我又拉倒裤子里了。然后,妈妈安抚她说,“妈妈理解你感到很难为情,但是,妈妈知道这是你现在还不能很好控制拉大便的能力,你还是妈妈的好孩子。这样,好不好,妈妈来陪你一起解决这个事情好不?”
这时候,妈妈扮演了一个“容器”的作用,孩子可以把自己的羞耻感放到妈妈身上,转化为一种想要解决问题的好奇感。
有关母亲是“容器”的功能,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所有母亲都曾经是最好的容器。她们一直在默默的吸收和转化这孩子的各种情绪。
如今,孩子出来后,也依旧需要有着成熟的心智的父母来帮助她们吸收和转化身上的各种情绪,尤其是,各种羞耻,愤怒,无助,焦虑等负面情绪。
当然,有些妈妈是拒绝做“容器”的,她们会倾向于否认和修改孩子的情绪,比如,会说:“啊,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不就是大便吗,所有小孩都会经历的,没事的,过几天就好了。” 这位母亲就没有吸收和转化来自孩子的羞耻感和焦虑感,而是直接用正面的情绪给堵了回去,或者用流行的话说就是“用正能量来疗愈孩子”,但是,我们要考虑的是,那么,孩子刚才的负能量哪里去了,你不吸收,他自己又无法转化,那么,这些情绪的负能量就只好被压抑下去了,然后,孩子就会做噩梦,梦到自己又拉大便了,然后,其他小朋友笑的更厉害了。
最后,我们要外化苗苗的拉大便的问题,而不是把这件事和苗苗本人联系起来。这也是儿童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技巧,就是,假如你不得不指出一个孩子身上的问题,那么,一定要给他强调,这只是你身上的一个点,一个具体的点。我们把注意力放到这个点上,而不是说,你又做错了,仿佛在说这个点就是你这个人。这也是游戏疗法和一般传统文化及专业的实践不同,传统的做法是把人和问题画上等号,或者认为问题是当事人所固有的。而游戏疗法则是把问题提出来,置于当事人之外。这并不是真的要证明问题和当事人无关,是各自独立的,而是在语言上面创造一个沟通空间,让更自由的发挥成为可能。
比如,我给苗苗讲一个“黄金小妞偷跑”的游戏,然后,邀请她一起来想办法。告诉她,“黄金小妞最坏了,总是偷偷的跑出来,把苗苗的生活搞臭。我们怎么才能不让她偷偷溜出来呢,我们如何打败她呢?”这样就邀请孩子一起来游戏了。
事实上,苗苗对黄金小妞的比喻很感兴趣,她带着天生的幽默感一起参与到逮捕并说服教育黄金小妞的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