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阅读《成为作家》一共写了十四篇读书笔记。当时写的笔记,都是按每一章或者一两章合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和反思,有了一些新的心得,略述如后。
《成为作家》不是写作技巧,比如如何设计情节的《情节,情节》,如何写某一类文体的《开始写吧》(影视剧本创作),而是培育写作环境,是写作技巧外围的事。如果说写作技巧,是有关“如何”是内容,那么《成为作家》就是有关“是什么”与“为什么”内容,它不是操作层面,而是理念层面。
就目前凭记还能想起的内容,主要包括:
>作家永远都面临着的四重困难:写作自信心,写一本书就不写了,不能持续写作,写作能力不均衡。
>作家的气质,就是既成熟、没有偏见、温和而公正,又敏感地像孩子一样天真。
>写作,自由放任无意识,不要批评;修改,有意识思考,改错。
>输入:像作家一样读,模仿优秀作品写,拿出纯真的观察,诚实才有你的原创性。
>实践一个多月,或者说反思以前自己的写作和从其它渠道的学习,认识到提高写作,应该做到:
在非舒适区刻意练习
无论是曹雪芹花十余年成就《红楼梦》,还是村上春树刻苦写作,或者木心被关地下防空洞写了六十万字,就是出国之后也每天多则上万字,少也千字,都在不断打破“写作就是天才的事”、“写作要靠灵感”的神话,并且越来越让我明白,写作就是在“非舒适区的刻意练习”。
木心说写作就是“欲死欲仙,欲仙欲死”的过程,“欲仙”那是偶有所得,闪出一句妙言,而更多的是“欲死”,是找不到一个更恰当的词语来准确表述心中所想,是找不到一个可写的话题。所以说,写得好的人,都首先是一个“生活家”,是一个“具有孩子般纯真眼睛”的生活体验者。
因为寻找更恰当的那个“唯一”的形容词、名词、副词等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逼近”的“过程”,是永远在路上,所以它不舒服;因为持续写作,肯定有话题不足的时候,寻找新的话题,寻找可写的话题,也不舒服。
那是不是应该等着有话题就写,没话题就不写,这样的事实,则是天天写作,100%容易持续写下去,等待灵感的间隔写作,99%不容易持续写下去。而提高写作能力,最基本的一个常识,有意识练习了一百万字的写作者,和有意识练习了一万字的写作者,肯定有高低差异。更何况在人的才气差别不是很大,甚至都还没有到比才气,而只是比努力的阶段,更需要在“非舒适区刻意练习。
严格区分写作与修改
写作不是完成不了完整的一篇文章,而是开不了头。所以木心小时候,跟姐姐一起写作文时,他给姐姐说“给我写个开头”。而开不了头的实际状况,是开了无数个头,改了无数次,还在写第一句、第一段。
写作就是不修改的持续码字,修改是码字彻底结束之后的精雕细琢,就自己想写的话全部写完之后,从头至尾的调整、润色。
我的写作的过程有点像素描,是整体性的逐步推进,不是局部性的一次深入。是三停五眼的结构布局,同步细化,不是先把某一个局部画完整,比如其它都没画,先画完一只眼睛,再画一只手等等。就是先迅速搭起一个架子(提纲),然后在不同提纲下,都先写一两句话,然后再逐段深化。
为了“给我写个开头”,目前的做法,就是忙里抽空,在手机上直接用语音录一段,然后找时间在电脑上开始接续。
“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但我目前其实对简书上写出来的东西,基本上没修改过,这是下一步需要努力的地方。
寻找自己的写作长板
观察了一下简书上八十几篇文章中阅读量过百的篇目,分三类:
一类是文章本身是某个公开场合的发言,因为现场伙伴的转发,而阅读人数较多,如瞧,这群年轻人,研究生入学教育上的几点分享。
一类是有感而发,写作顺畅的,现在想来,可以归入“有灵感而写”,最典型的莫过于一个老逗比的21天持续写作总结。
一类是自己思考较久,也是自己的优势或擅长领域,如幼儿音乐入门应遵循这三个原则,智化寺音乐文化节观演手记。后者首发在《土地与歌》公众号,因为宁二在土地与歌群里的推荐,阅读1600+,后来我又转在简书与自己的公众号。
暂不与阅读量上万、几十万的文章比较,仅自己文章阅读量多与少的比较,可得出:
第一,公开演讲的确是一种传播价值观非常直接的途径,只是自己公开演讲的能力还需要拿出工匠精神,刻意持续练习。
第二,有感而发,永远是写作应该坚守的信条。而有感而发的前提是是认真做过,认真观察、体验。因引,少选择事件,但如果选择了,就需要认真去做。不能认真完成的,宁可不选。
第三,找到自己的优势,看到当下的趋势,持续深入思考,是写作选题应该偏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