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片段一
《好课程是设计出来的》前言「第一个关键词:好奇心」
【I】
「What」
激发学员内在学习动机的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好奇心。
在课程开发时,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不像现实生活中那么简单,而需要一个恰当的“导入”来让学员自己开动大脑。
「Why」
如果不这样做,由于学员彼此之间还不熟悉,大家会保持安全距离,不愿意在陌生人面前谈论太多。此时如果简单粗暴地问学员问题,要么是一片沉默,要么就是大同小异,没有新意的答案。而有了恰当的“导入”程序,学员的学习欲望被点燃起来,周围的陌生环境也会被瓦解掉,这是再提问收获就不一样了。
「How」
那么如何才是恰当的“导入”程序呢?片段原文的栗子是:设计一个让学员在多个点上连线形成一幅有创意的图案的热身小游戏,等学员画完后再让他们互评,选出最有创意的三个图案,再告诉学员,今天的课程会让大家进行很多这样的练习,并会教大家掌握如何很轻松地画出前三名这样优秀的作品出来的能力。从这个栗子我们可以看出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设计“导入”程序:
1、选一个让学员立马可以开始做的“小行动”。可以在网上搜索也可以自己设计,这个小行动要足够简单,让所有人都能立马动起手来,但又要有一些动脑的需要。比如画一幅简笔自画像(小组内轮流添加五官),用一张纸折三折制作特殊要求的名牌;写下自己的4个标签,包含一个假标签等等。这个行动要跟今天的课程主题有联系,一会可以直接切入主题;
2、让学员就该“小行动”的结果进行互动。该环节的目的是借着自己的输出成果产生相互联系,起到破冰的效果。可以让他们互现交换作品,也可以分别上台展示,还可以小组推选一位代表把全组做一个概述;
3、揭晓用意,总结小行动,并以此切入今天课程主题。可以在这里对学员进行提问了,让他们感受自己对“小行动”中收获和期待,然后告诉他们今天的课程会让他们收获这些期待。也可以对“小行动”中大家感觉到的“坑”提出疑问,然后表示今天的课程能够帮大家解惑。
「Where」
这种破冰环节普遍适用在各种培训学习中,特别是现场学员都是第一次聚在一块参与学习时,破冰对打消他们的防御心理非常有用和有必要。对于系列课程,比如每天固定时间都要上的课,学员都熟悉了,也清楚了学习目标,那么破冰反而没那么重要。当然,有时候破冰对于消除学员们的精力疲惫感也有奇效。
【A1】
昨天参加了小华同学的拆书课「设计你的精彩人生」。开场小华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大家选择:如果你不需要再为生计烦恼的时候,你会选择尽情享受生活,还是奋斗自己的事业?让在场的学习者选择站边之后,再要求双方学员进行一场辩论赛。要把自己的观点来说服对方。结果经过了它刻意引导的几轮辩论之后。小华同学来和稀泥说,其实生活中没有非黑即白的观点,享受生活时也可以有自己的事业,在奋斗的过程中也不是不能够享受生活。接着就切入了主题——如何设计自己的人生,在奋斗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享受生活。
通过这个破冰热身,我们首先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几轮辩论下来脑子都活跃开来,观点也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再后面的正课中就不会再沉默不敢发言。其次小华说出了我们双方都能接受的观点——事业和生活是不矛盾的,只要掌握方法就能做到很好。于是都充满了好奇心去听这堂拆书课。
【A2】
我了解了破冰环节对于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和针对性。那么接下来再我自己的拆书课和拆书分享中,就要刻意学习如何准备自己的破冰环节。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储备破冰库。把平时听过的接触到的一些优秀的破冰游戏收集起来,认真分析他们的原理和作用以及适用范围。这周内把最近参加过的破冰游戏都进行分析,记录在简书上。不少于5条。
2、从练习中掌握破冰的运用技巧。只知道怎么做,到了现场模仿未必能起到应有的效果,记录分析后,每天一条按照自己的理解跟家人进行小范围的演练(3人),并询问他们的反馈,看看是否能激起好奇心。
【R】片段二
《好课程是设计出来的》前言「第三个关键词:参与感」
【I】
「What」
激发学员内在学习动机的一个关键点在于提升学员的参与感,参与感就是通过设计各种让学员自己做、自己思考的活动而不是只在底下听讲师/拆书家的讲解。
「Why」
这样子可以大大增强学员的投入度,有了投入,才有收获,才有产出,课程才能起到效果。
「How」
原文片段给出三种方式来提升学员参与感:
1、让学员自己提出感兴趣的学习重点,老师根据学员的需求和关注点对课程讲解内容进行侧重部分的调整;
2、让学员互现出题、互现测试。也可以对现场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小组进行运用和演练;
3、让学员对学到的知识输出后发到微信群,对优秀者或优先者进行奖励。
「Where」
第一种方式适合在课程刚开始或未开始的时候(比如提前几天建立微信群);第二种方式适合在现场学习某一个模块结束小结时;第三种适合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在学习结束的收尾阶段作为布置作业。
【A1】
第一种方式,我想起了崔律在年会末尾给我们讲的时间管理主题拆书课上,开始时她就问我们现场有多少已经是拆书家,然后问我们对课程内容本身感兴趣多一些还是课程的设计逻辑感兴趣,虽然我后来少数服从多数,崔律因现场对时间管理内容本身感兴趣的小伙伴居多,调整了讲课的侧重点。要是她当时没有这么问,而拆书帮年会参与的小伙伴又大多是高级别拆书家,对课程设计更感兴趣的话,那么崔律讲课的时候把设计逻辑重点体现出来,无疑对学习者的体验是更好的。
而第二种则在我们拆书过级中使用A3的技能点已经重点练习过了。
第三种上周在深圳参加帮主的学习力导师受证课上,也体会到了,班主任迪迪要我们第一天学习的晚上交作业到微信群,头三名有奖,最后三名有罚。结果完成率创了历史新高。
【A2】
下月初的拆书分享《如何正确吵架》中,我打算提前一天建立微信群,先把A1量表题发给大家做,然后作为分享当天的开场。在课程中要设计一个A3环节,让学习者对学到的“吵架”技术进行演练;最后要布置一个A2作业,回去把学到的技能用在另一半上,写一个案例小剧本发到微信群,合格者可以得到下次收费课的免费入场资格。
【R】片段三
《好课程是设计出来的》P13「运用反馈原则,同时不要为失败找借口」
【I】
「What」
提升内在学习动机的一个方法是运用好反馈原则:对学习者的良好表现进行反馈能够让他们知道自己掌握了,还能够进一步做得更好,从而提升内在学习动机;而对学习者的不良表现进行反馈能让他们知道要改进的方向,让他们看到自己提升的有效路径,也能提升他们从失败中继续学习的动机。
「Why」
反馈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及时反馈,学习者就会在陷入迷茫,可能在横向比较中贬低自我,发现不到自己优点的价值所在;或在失败中一蹶不振,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How」
1、反馈应该尽量详细,具体,正向的反馈要能让学习者发现自己好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所它好?
2、负面的反馈则要就事论事,不能咄咄逼人对人下定义和评价;
3、要鼓励学习者进行内部归因,让他们思考自己哪方面做得不足,如何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鼓励外部归因,让他们觉得是这次练习太难了,或者自己状态不好。
「Where」
在学习者对课程内容进行输出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反馈,在完成布置的作业时也要及时反馈。
【A1】
3月份的全国RIA便签训练营,我又担任了三个学员的教练。对于他们的作业我都尽量找到闪光点和可提升的不足地方,第二周的片段比较难,但是他们一点也没有被畏难和延迟交作业的情绪,而是有很高的持续学习动机。我想我给予的有效反馈正是支撑他们的一个主要原因。首先我每次都给出详细具体的苹果和洋葱,其次我的洋葱也尽量加入了鼓励、包容、一起探讨等比较正能量的话语,不会显得高高在上咄咄逼人。至于内部归因,貌似没有提到,以后也许可以在私聊中刻意练习这一块。
【A2】
本周是训练营的最后一周,我给自己设立一个刻意练习反馈技巧的目标。通过运用反馈原则对三位学员的作业进行反馈,要在5天的点评内容里都体现原则的三个要点:正面反馈、不足反馈以及鼓励内部归因。
如果完成了就奖励自己一顿必胜客早餐。没有完成就给儿子50块零花钱买玩具。
【R】片段四
《好课程是设计出来的》P21「补救原有经验」
【I】
「What」
补救原有经验是导师的教学任务之一,是对学员关于掌握本课程内容所必须具备的前提知识的查漏补缺。而要补救缺失知识,首先就必须了解学习者了解哪些旧知,以及了解的程度。
「Why」
如果学习者没有学过一些必备的基础知识或者学了之后没有很好的掌握,就会导致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衔接不上,难以跟上讲师的节奏。
「How」
我们正面知道学习者缺失哪些知识?可以通过课前对学习者和了解学习者的人两方面进行调查:
1、对学习者本人而言,我们可以调查他的对课程的重要度和熟悉度。
重要度可以问:你觉得哪些内容是对你最重要的?哪些内容你不太感兴趣?
熟悉度可以问:你觉得你哪些内容掌握的比较好,哪些比较弱?
2、对于一些学习者本人比较抗拒回答或者自己看不清问题所在的,可以找熟悉他们的人了解。比如他们的上级领导,拆书帮的话可以找他们的师父、教育长老,或者可以是他们的另一半。比如一下话题:
·学习者有哪些常犯的错误?
·学习者最害怕做什么工作?
·有没有一些事情是别人都会,就他不会的?
·学习者在哪个级别挂得最多?
·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如何?
「Where」
当课程讲师对他的学员不足够了解时,及时了解他们的旧知状况是非常必要的。
【A1】
上周参加帮主学习力导师受证课的前一周,班主任迪迪就在微信群里发了课前作业——一个学习力测评表。里面包含了十多项测试题。分别测试课程的几个模块中学习者分别掌握的程度如何。这个就是向我们调查旧知状况的。我还想到了我前几周在分舵的升级打怪场遇到一名对拆书帮了解不深的学习爱好者,他向我询问拆书技能点时,我用了大量诸如“A2”“A3”“细化步骤”等术语,现在回想他当时一定是一脸懵逼的。当初可以先询问他是第几次来参加拆书活动,有没有看过帮主的书,问问他是如何看待拆书法的等问题来搞清楚他对我帮的认识,再考虑如何进一步介绍给他听。
【A2】
5月份准备推出《搞定》为蓝本的时间管理主题拆书课,我计划在完成课程设计后,再增加一个课前小调查,目的是了解学习者目前对时间管理的了解程度和应用水平,问题可以是:
1、是否学习过时间管理,具体的书有哪些?
2、目前在应用的工具有哪些?(多选题:GTD、番茄钟、时间记录、日程表、晨间日记、其他。。。)
3、目前使用什么APP来管理日程或任务?
4、觉得自己在时间管理上最大的问题是哪里?
5、哪些内容你掌握得最好?
6、在本次课程中你最期待自己的收获是?
【R】片段五
《好课程是设计出来的》P26-28「视觉化」
【I】
「What」
视觉化就是把信息用图像的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习者更容易理解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常见的视觉化工具有三种:矩阵图、金字塔模型/冰山模型、流程图。
「Why」
用形象的图形图像来表达文字的意义,能更好地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如果纯用文字,面对一些关系相近的概念,学习者往往很难区分,容易混淆;而面对一些繁杂的过程或复杂的逻辑链,则容易遗忘。
「How」+「Where」
1、矩阵图:适用于概念相近,或者差别很难用文字描述的情况下。通常从两个维度来解释一个知识,不同的维度交叉构成了四个象限,就区分了概念的不同分类;
2、金字塔模型/冰山模型:本质上这种模型是对知识点不同层面之间是如何建立逻辑链接的图形话。我们需要首先搞清楚自己讲述的内容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下至上的对信息进行归纳分类,把表象的和潜在的信息挖掘出来;
3、流程图适用于一些步骤多,逻辑链长的知识点。先把步骤用文字简化写出来,然后根据每个步骤的文字画出一些有趣的图标或图片。
【A1】
去年年底我过三级的时候,3-1和3-3用了同一个片段“核心习惯”,逐字稿内容没有太大差别,但是3-1的时候因为赶时间ppt只是放了几个关键词作为自己记忆用,然后概念讲解部分基本靠我自己阐述,当时现场学习者听得云里雾里一脸懵逼。事实上我的分析和结构还是挺好的,后来上传实录也得到了评审的一次通过,并称这个概念讲解部分很不错。由此可见内容写得好,现场没有视觉化或其他的工具辅助,还是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后来3-3我再第二个片段重新使用了这个拆页,PPT上面用图形和动画来让内容更有趣生动,结果同样的内容,那次拆完大家的感觉就好很多。
【A2】
未来4月份的拆书《如何正确吵架》,我计划做PPT的时候用视觉化的辅助来使我的讲解更通俗易懂。越是理论复杂的地方越是要用心琢磨如何使用图片和动画来帮助理解。
【R】片段六
《好课程是设计出来的》P38-39「慢就是多」
【I】
「What」
对于教学节奏来说,慢就是多。意思是学习节奏根据大脑遗忘曲线慢下来能让大脑学习更高效,记忆更牢固,学习效果更好。慢下来不是简单的把讲授的语速降低,而是包括了反复学习、回顾学习和在学习的同时还进行练习与加工等过程。
「Why」
没有这样重复学习与加工学习的过程,学到的知识只是停留在短时记忆,一旦学完就会迅速遗忘。而把节奏慢下来,帮助学员把知识转化为长时记忆,能让他们掌握得更加牢固。
「How」
根据学习遗忘曲线的原理,可以用“20-2-20”原则来安排学习时间。
1)20:一个知识点的讲师讲解时长不要超过20分钟,讲完后要让学习者用同小组内/外讨论、演练等形式来回顾学习内容;
2)2:在两天内对知识进行复习或应用。复习可以是让学习者画思维导图、写回顾日志,应用可以让学习者实践所学的知识或技能点,并以拍照或日志的方式上交作业。
3)20:20天内进行更广或更深的复习/反思或应用。
「Where」
学员对A2都比较抗拒,当学员有实际刚需问题时可以适用第二和第三步。如果学员只是因为感兴趣才来学这门课程,那么布置了2天和20天的作业他们未必愿意做。这种情况可以考虑用提前收押金之类的惩罚方法来解决。另外,20天的作业要求学习者对该课程的信赖程度足够高,否则布置后学习者很难有动力会去完成。这就需要该课程是经得起考验的硬核课程,否则学员真的完成后学习效果却达不到,会对课程的反馈更差。
【A1】
现场拆书要求一个片段的重述一般在3-7分钟之间,然后会有5-15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讨论、演练。这其实就是让学习者放慢学习节奏,及时地回顾学习内容。在学习时长分配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是回顾时长尽量充足,我回想我去年的几次拆书,总是做不到精简我的讲述时长,导致后面给学习者演练的时间不充分。我自己参与他人拆书的时候,感觉练习时长不足也是非常影响学习体验的一个问题。所以今后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在课程设计时就要充分安排好留给学习者回顾与练习的时长占比。
【A2】
1、下月要准备的1小时拆书课,我打算按照3-3的架构来带拆。写预备表时我会对照3-3的时长要求,把讨论和演练的时长先划出最大值。(比如5-10分钟,我就安排出10分钟)剩下的时间才是讲解和总结。
2、拆书结束后,预告5月份的主题拆书课,并布置本次拆书课的课后作业,要求学习者2天内在微信群内交作业,作业合格者可以获得预告课程的免费参与资格。
3、由于该课程是第一次开讲,学员的信赖程度不高,所以不布置20天后的作业。
【R】片段七
《好课程是设计出来的》P51-52 「停工时间」
【I】
「What」
短时记忆是经过学习者对知识进行足够的加工时间以及从任务中脱离出来的休息时间,来使神经元逐渐达到牢固连结起来后才变成长时记忆的。那么这块脱离出来的休息时间,就称为“停工时间”。停工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所学知识的复杂程度、难度和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学习者对材料越熟悉,需要的停工时间越短。一般学习简单材料时,每20分钟需要1-2分钟的沉淀时间;复杂的内容每10~15分钟就需要2~5分钟的沉淀时间。
「Why」
如果不重视停工时间,学习完一个知识点迅速切换掉另一个知识点,即使你已经给学员做了反思和练习,但是这时学到的知识还处于稳定、沉淀的过程中,这时新的知识点就无法顺利再进入大脑的处理中枢。所以我们如果一个上午学习太多的知识点,一些对知识熟悉度不高的学习者就会有吃不消的感觉,学完后感觉前面的印象深刻,后半部分的内容则掌握得不好。
「How」
停工时间要遵循一个原则:离开新的学习,让大脑休息。具体方式可以是:
课间:伸展肢体、小组活动、同伴分享
课后:散步、午餐、暂停。
还可以:做些杂事、茶歇、听音乐、随意走动等等。
时长:每一二十分钟安排一次。简单的课程内容停工1~2分钟,复杂的内容停工2~5分钟。
「Where」
对所有的新知学习都适用。
【A1】
上周参加帮主的学习力课程时,第二天的课程中,学习完给了我们10分钟的时间休息,但是帮主说还没完成最后一个练习的可以利用休息时间继续完成,自己选择。我当时觉得精力还可以,就选择了不休息,把休息时间拿来提前思考下一环节的课程知识点。到了下一环节开始,我慢慢发现自己越来越听不懂,精力也下降很快,感觉自己跟不上课程了。
现在想来,应该当时处于稳定、沉淀上一环节知识的过程。所以下一环节的新知识就无法正常吸收进大脑。看来还是要认真对待休息时间。就算导师因为自己时间把控问题没有给到休息时间,我也要自己创造一点休息时间,比如上个洗手间之类。
【A2】
在下月的拆书课设计上,合理安排分配课间的停工时间,讲完一个知识点或学习者作完一个练习,让他们自由讨论2分钟;中途要休息5分钟,放放音乐,让学习者自由走动。
【R】片段八
《好课程是设计出来的》P52 「等待时间」
【I】
「What」
等待时间是指导师提出问题,第一个学习者回答之前的这段思考的时间。学习者回答错误后,导师要求大家继续思考的这段时间也是等待时间。这段时间很多导师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反而把它当成尴尬时间,因为这时大家都在沉吟思考,或者面面相觑,导师往往觉得这是冷场,是自己的引导能力不足导致的。
「Why」
事实上,研究显示,学习者从接受到问题,然后进行脑中对答案的搜寻,再到提取匹配答案回答出来,这是需要一个时间的,并且根据学习者对知识的熟悉程度不同而不同。如果讲师很快叫起来第一个提取到答案的学生,其他学习者随着注意力转移就失去了继续提取加工的学习机会。研究者发现,当延长等待时间后,学习者回答的质量会增加,会有更多的学习者参与回答。
「How」
所以,首先作为导师要转变意识,重视提问后的这段沉默时间而不是将其看为尴尬时间;然后提问的时候要刻意延长这段沉默时间,给更多人更充分的思考和提取答案的机会;最后,如果第一个学习者是所有人中比较优秀的人,但是他的回答仍然不尽如人意,那么此时可以再给大家一些沉默时间思考答案,再进行二次提问。
「Where」
适用于学习者已经掌握或听明白了知识点的情况下,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有些问题不是为了激发学习者思考和答案的,而只是为了场上互动而设计的,那么就不需要给太多的等待时间。
【A1】
我是一个思考比较慢的人,往往我的答案总是在别人之后给出。上周六小华的人生设计拆书课中,在练习写梦想计划蓝图的环节上,规定的时间到了,我还没有写好,此时虽然大部分人都完成了,但小华看到我还在思考,就宣布再给2分钟。于是我完成了自己的思考,提取了相对满意的一个答案。现在回想如果当时小华因为时间关系直接掐断了大家的练习,我对这一环节的理解就没有那么深了。后来我发现那个练习是我印象最深刻,收获最大的一个知识点。所以真的很感激小华老师。同时也理解了等待时间对于我这类思考慢的人影响有多大!
【A2】
在未来两个月我预计要开的两场拆书课上,我会重新看待和应用好等待时间。当问问题或让大家进行问题解决的练习环节时,仔细观察学习者们的思考和提取答案进度,当他们还处于思考过程时尽量多留沉默时间,不提示,不打断他们。如果感觉他们回答的质量不够时,再给一点时间他们继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