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科举并不能带来什么,也许它能带来的只有名利,也许它能让人释然,但有的时候它也曾被憎恨。而吴敬梓就是这千万考生之一,他是个非常有文化的人,但他只考中了秀才,他所经历的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经历,但我们能思考的是,当时环境为什么塑造了这样的结果:近亲掠夺族产实践目睹了官场的残酷斗争……
以上就是吴敬梓创造《儒林外史》的背景,其中可以看出深受八股毒害的儒生的种种荒诞与虚伪行为,贬抑与讽刺了假儒生和假名士,批判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败坏(摘自《儒林外史》作者简介)。也正应了那句话,没经历过的人只能“不懂装懂”,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知道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苦。也许这份悲伤已化为仇恨,但更适合的还是将他的仇恨表达出来,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书面表达。你能想象到吗?你要放弃唯一一种可以名垂青史的途径,去花费13年创作一本书,一直修改到病逝,而这就是伟大的人,伟大的人做的事也总是伟大的。
于是就有两个细思极恐的问题--究竟是怎样的环境才会塑造出“假儒士”?一定是每一个人都会受到诱惑吗?
范进中举是一件好事么?范进也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也一直坚持考科举,但一直没有中举,他的老丈人就一直骂她,说他没有才能,说他穷。而泛范进也只能接受,唯唯诺诺,不敢提一点跟反对有关的意见。说也说不过,不不只能接受了?但这样的场景会一直维持下去吗?后来范进中举了,所有的人都毕恭毕敬。也可以看出,仅仅做个举人就可以得到尊重,不中举你就什么都不是...到后来有很多邻居想拉拢关系,就送了很多东西在范进家里。连张乡绅也来拉拢,送了很多很多值钱的东西,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范进也许真的有实力吧?但是全文没有提到一点,范进中举了以后就疯了呀,连他的老丈人都不敢得罪了。绕回刚才的话题,如果他接受了张先生的东西,就证明他被拉拢了。是的,他最后也接受了,他的老丈人也能看得起他了。
那你听说过放牛也会“火”吗?王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由于家庭贫困,他只读了几年书就被迫去放牛了,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一项特殊的技能--画画。并且可以说他画得非常传神,关键是他还因为画画出名了,连知县都想要他的画,更严重的是还有人传闻说他会因此当官。但是你不要认为他就和范进一样,只顾追逐名利了,他早就逃了,我相信更多的还是不想面对官场,或许是由于从小受到的文化比较少,所以干脆不去参与这些科举考试。给他名利,他依旧不要,我想这点才最可贵。我们可以看出他保持了读书人的风骨与气节!
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社会?为什么有些人这么执着于中举呢?我认为主要有三点:①科举制度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②可以获得很多金钱,因为当官是有俸禄的,③有机会名垂青史。
①科举制度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就算这个制度不好,但已经让文人们形成习惯,因为除了这中举,好像没有什么活路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范进那么执着于中举的原因之一。也许别人看不起你,但你只要中举了,别人就会尊重你,何乐而不为呢?也许世间一定有着别的更美的“小花”吧,但我还是执着于这一朵。好似她天生就属于我一般。但想要得到她,付出的与得到的的就不一定成正比了。
②③可以获得更多的钱,并有机会名垂青史。我想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有着不少贪污现象,或者有些人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当上宰相。但第二种哪有第一种好,并且都不用种地了呀,随便玩玩就会有很多钱。我终于摘到了那朵属于我的花...但他也许永远都不再是白色的了,上面黑色的斑点令人作呕,但我还是忍不住去欣赏她。在夜晚,她多美啊,我的眼睛都定格在她身上-目不转睛。
范进就一双能够欣赏“她”的眼睛,不仅是他一个,更是以整个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人。他们可能都喜欢越来越黑的花朵吧,在花变黑时,他们的心也被吞噬变为黑色。如今像王冕这样白色的花朵早已为数不多了。而我想吴敬梓要告诉我们的就是,既然“白花”已经不多了,那我们就一定要珍惜世界上仅有的那几朵白色的花。一定要首先黑色的话,那是在“黑夜”中,锋刺全出。
也许环境是黑色的,但这也只是一种束缚。你可以逃离或使劲挣脱,就像吴敬梓和文中的王冕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