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是怎么听的
我们的聆听通常有层次之分,一是充耳不闻,压根儿就不听对方说话;二是装模作样地回应;三是选择性接受,只听一部分;四是聚精会神,努力听到每一个字。但很少有人会达到第五个层次,即最高层次——移情聆听。
移情聆听,也就是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它是情感投资的关键,堪比"心理空气"。虽然它有一定的风险(你可能会被对方影响),而且会花费相当数量的时间,但它很值得,它会帮你赢得信任,让你更加了解对方,进而解决问题。
回头看看我们平时的状态,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这种人要么说话,要么准备说话,不断地用自己的模式过滤一切,用自己的经历影响别人的生活。
来看一个小故事:小艾离中考只有三个月了,最近妈妈发现每次去小艾房间,小艾都慌慌忙忙地藏着什么。妈妈装作不知道,希望小艾能有所觉悟。直到有一天忍不下去了,动手搜出了还没息屏的手机,上面是这段时间大火的言情小说。
妈妈忍了又忍,说:"宝贝儿,马上就中考了,你还在看小说。可以告诉妈妈你是怎么想的吗?"
小艾低下头说:"妈妈,我觉得我考不上高中了。"
妈妈说:"没事的,你这是太焦虑了,坚持一下,等到考完就好了。"
小艾咬咬牙说:"不,妈妈,我不想上学了,很多科目都像天书一样根本听不懂。上课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
妈妈眉头紧锁道:"你说什么?你不想上学了?为了让你上学,我们做了那么大的牺牲!接受教育是为你的将来打基础。如果你像你同桌那样努力的话,成绩一定会好起来的,那样你就能考上高中了。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一定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言情小说是消遣的时候看的,现在的你,哪有时间看这些?你要振作起来啊!"
四周寂静无声。
妈妈两手叉腰打破沉默——"说吧,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和我一样在故事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们常常用"自传式回应"来交谈,明是交谈,暗是想要把自己的意志转嫁到对方身上。
自传式回应具体表现为:价值判断(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受或不接受),追根究底(依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好为人师(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以及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与动机)。
于教师行业而言,在课堂教学中固然很难让对方敞开心扉,但在课下的交流中如果再板着脸硬要把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往对方脑子里塞,那么这样的交流只会把两人的距离越拉越远,心门上的锁越加越多,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02 打开心门的钥匙
正确的沟通方式也就是移情聆听,至少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复述语句,这至少能使人专心聆听。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你已受不了了,觉得上学太无聊。”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完全用自己的词句表达,但仍用左脑的逻辑思维去理解
父:“你不想上学了。”
第三阶段渗入个人的感觉,右脑发挥作用。此时听者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
父:“你觉得很有挫折感。”
第四阶段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左右脑并用。
父:“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运用第四阶段的方式沟通,不仅能了解对方,更能帮助对方认清自己,真于表达。再以一个正面例子说明。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我想引起注意,与人谈谈心事。
父:“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对,这正是我的感觉。
子:“没错,学校的东西根本不实用。”
父:“你觉得读书对你没什么用。”
子:“对,学校的不一定对我有用。你看乔伊,他现在修车技术一流,这才实用。
父:“你觉得他的选择正确。”☞嗯
子:“嗯,从某个角度看确实如此。现在他收入不错,可是几年后,或许会后悔。”
父:“你认为将来他会觉得当年做错了决定。"
子:“一定会的,现在的社会里,教育程度不高会吃亏的。"
父:“教育很重要。”
子:“对,如果高中都没毕业,一定找不到工作,也上不了大学。有件事我真的很担心,你不会告诉妈吧?”
父:“你不想让你妈知道?”
儿子:“不是啦!跟她说也无妨,反正她迟早会知道的。今天学校进行阅读能力测验,结果我只有小学程度,可是我已经高二了!
儿子终于吐露真言,原来他担心阅读程度不如人。此时才是父亲发挥影响力,提供意见的时刻。不过在开导过程中,依然要注意孩子言谈间所传达的信息。若是合理的反应不妨顺其自然,但情绪性反应出现时,必须仔细聆听。
父:“我有个构想,也许你可以上补习班加强阅读能力。"
干:“我已经打听过了,可是每星期要耗掉好几个晚上!"
父亲意识到这是情绪性反应,又恢复移情聆听。
父:“补习的代价太高了。"
儿子:“而且我答应同学,晚上另有节目。"
父:"你不想食言。"
子:“不过补习如果真的有效,我可以想法跟同学改时间。"
父:“你其实很想多下点功夫,又担心补习没用。”
子:“你觉得会有效吗?”
孩子又恢复了理性,父亲则再次扮演导师的角色。
这部分内容值得我们每个人单独揣摩运用。本周由于时间关系,笔记的质量也许会有所偏差(只用了一个半小时)。欢迎大家提建议,对于提建议的伙伴我会拜读大作并提出我的建议,以便共同成长。咱们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