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父母素有“望子成龙”的教育信仰,
轻轻短短的四个字,
因寄托了一代代家长对儿女厚重的愿望而承袭至今。
然而,
在“望子成龙”的典故中,
人们仿佛只看得到“慈悲父望子成龙”之决心,
却选择性地忽视了“鹦鹉能言难似凤”的警告。
我有一位同事经常向我抱怨:
楼上的邻居家有一琴童,
学钢琴虽一年有余,
却只会重复弹奏同一个音,
日复一日,
不曾变过。
对于我同事来说,
那简直是精神上的极刑。
她曾不止一次想冲到楼上告诉孩子的父母:
您家儿子真不是学琴的料!
不过……为了避免无止境的邻里问题,
最后她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就是将遛狗的时间提前了半小时……
虽然我无从得知这对父母坚决让孩子学琴的真实想法,但我仿佛从同事的描述中真实地看到了一场教育悲剧——家长的厚望,正悄悄成为压倒孩子的第一根稻草。
2
自古以来,
人们总喜欢把自己实现不了的愿望寄托于下一代。
期望子孙光耀门楣。
然而……
即便真的天降麟儿,
恐怕也难以逃脱凡夫养俗子的宿命。
方仲永五岁展露天赋,
书诗四句而一举成名,
被封为神童。
可惜短短数载,
仲永就如流星般从神坛跌落,
从此光芒不再,
这样的结局着实令人唏嘘。
仲永之悲不在于早慧,
而在其父母发现了他的天赋,
却不懂得珍惜和发展这种才能,
他们对仲永所寄予的厚望,
不过是拿来炫耀的资本罢了,
无关乎孩子自身的成长,
所以,神童变凡人,
是偶然,也是必然。
对于仲永,
人们有同情的,有愤怒的,有指责的……
态度不一,
但无论如何,
历史不可逆转,
我们只需知道,
教育也是如此,
只有一次机会。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仲永之才,最好不要随便对他寄予天才的厚望。天才的包袱足以压倒任何一个天才,何况是一个资质平庸的孩子。
3
俗话说“瘌痢头儿子自家的好”,
我们常常犯的一个错误,
就是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
我有一位朋友,
言谈间喜欢把自己的儿子挂在嘴边,
摆事实,秀证据,
总之孩子各种聪明优秀。
我这位朋友对儿子的教育可谓尽心又尽力,
自孩子上中班开始,
父子俩就奔波于各大补习班,
风里来雨里去,没有一次缺席的。
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
孩子如愿考上了当地最好的民办小学,
举家欢腾……
然而好景不长,
自三年级开始,
孩子的成绩就一落千丈,
即使天天补课也无济于事,
曾经的优秀荡然无存。
如今我这位朋友常常唉声叹气:
“我一直对儿子寄予厚望,没想到他这么不争气!”
不过三四年的功夫,
他给儿子贴的标签由“聪明”变成了“不争气”,
他对儿子殷切的厚望演变成了满心的失望,
这样的变故值得我们深思:
你的孩子是否真如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优秀?
几乎每位家长都曾对孩子抱有“天才”的幻想,可是,但凡幻想,总会有破灭的一天。在教育之路上,我们可以拥有梦想,但绝对不能心存幻想。
4
与我之前那位朋友相比,
我的另一位朋友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
她是一位普通的全职太太,
她的女儿在幼儿园阶段从未参加过任何补习班,
由于幼升小时没有得到一流民办小学的青睐,
最后只上了一所普通的公办小学。
数年后,她的女儿却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被当地的一流初中录取。
旁人看来,仿佛在意料之外,
不过在我看来,却是意料之中的事。
其实,我这位朋友在孩子落选之后只做了一件事:
就是接纳孩子的平凡。
据我所知,
她从来不以成绩要求孩子,
却非常重视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孩子在她的影响下,
每天坚持时间管理,
每周坚持读一本书,
每学期都做学习总结,
四年级就实现自我管理,
远超很多同龄人。
事实上,她女儿在低年级时成绩并不拔尖,
但基于多年夯实的坚实基础,
到了小学中高年级,
成绩一下子名列前茅,
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厚积薄发吧。
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不对孩子寄予厚望,不是让家长放弃孩子的教育,而是让家长践行“以孩子为本”的教育,接纳孩子的平凡,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有时候,父母需要学习的不是前进一步,而是主动而勇敢地后退一步,看清楚自己,看清楚孩子,这样才能找到真正适合孩子的道路。
5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
他的文化课成绩很差,
永远稳居班级倒数第一,
但是他母亲仍然对他的成绩寄予厚望,
每一门功课都为他报了不少于两个补习班,
可任凭名师怎么点拨,
孩子还是保持原地踏步,
对学习一事毫无兴趣。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
我发现他画在练习本上的漫画极为生动有趣,
表现出很强的绘画天赋,
于是,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母亲,
建议孩子尝试艺术路线,
他的母亲却对我说:
“就算他将来成为画家,能有什么出息,画家都是死后才出名的,我不让他学画画,都是为他好。”
我完全不能理解,
一位母亲在孩子不擅长、也不喜欢的领域殚精竭力,
却对孩子真正的兴趣和特长视而不见,极尽否定,
一切的一切,
最后只归结于五个字:
“都是为他好”。
对孩子寄予厚望,几乎都是家长站在自己的角度,为孩子设定未来的“理想”路线。可是,家长的愿望再理想,也只是家长的,不是孩子的。父母永远无法代替孩子去思考,去决定他们的人生。适度的放手,才能让你的孩子有机会发现和追求自己的梦想,否则,他们终将背负着父母的厚望,重复着上一代的人生轨迹,然后对下一代寄予厚望……
6
我曾经给很多焦虑的家长做过同一个测试:
第一项任务是让他们在纸上写下对孩子的十个期望,
所有家长都以飞快的速度完成了,
甚至有一部分家长觉得十个不够写;
第二项任务是让他们删掉五个,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表现出了纠结,
但是他们依然艰难地完成了任务;
第三项任务是让他们再删掉两个,
家长听到后都很崩溃,
但还是小心翼翼地完成了任务;
最后一项任务,是让他们只保留一个期望,
这时,家长反而一点都不纠结,
他们给我的答案出奇的一致:
希望孩子健康快乐。
我们用一层又一层的期望为孩子堆砌理想,可每一个期望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焦虑,堆到最后,我们仿佛只看得到焦虑,只看得到恐惧,却看不到爱,因为我们以爱的名义,埋葬了自己对孩子最初、最纯净和真实的爱,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剧吗?
7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家长能够做的有很多,
比如:
积极的榜样
人生的导师
默默无闻的支持者,
孩子梦想的卫道夫,
……
家长不能做的也有很多,
比如:
主导孩子的人生
改写孩子的梦想
剥夺孩子的自由
对孩子寄予厚望
……
这个世上没有完美的孩子,
因为你总能找到一个不完美的角度,
然后焦虑地说:这里不够好,我必须想尽办法补救;
同样,这个世上也没有不完美的孩子,
因为你总能找到一个完美的角度,
然后惊喜地说: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我一定要让它闪闪发光!
父母能否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关乎态度,取决于智慧。
懂得从不完美中寻找完美,这是一种态度;
学会从不完美中发现完美,这是一种智慧。
主动放下对孩子的厚望,这是一种超越。
雨果说: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却是一种胜利。在我看来,家长放下对孩子的厚望,更是一场教育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