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麦克卢汉预言的那样“过热媒介的逆转”是媒介的发展趋势。如今,手机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它突破了时间、空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 能够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期间,新闻报道了许多人山人海的旅游景区场面,在家里的网友们纷纷调侃现在躺床上就可以环游世界。互联网技术使“人的延伸”得到了全面的拓展。我们通过网络就可以足不出户地完成很多事情:网上购物、聊天、学习课程等。新技术催生出种种新的媒介形式,使得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条QQ短信、一个视频通话,我们就好像回到了原始时期那种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形式,地球已演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有人曾预言未来报纸将死亡、电视将没有用处,那它们到底会不会消亡?这种说法我觉得实际上是将新媒介和旧媒介放在了对立面。
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媒介的内容是另一种媒介。互联网诞生之后,它逐步将文本、图像、声音都当作自己的内容,如今网络电话、在线音频播放、视频播放也成为了它的内容组员。而我们知道文本、图像、声音、网络电话、在线音频播放等内容本身是一种媒介。麦克卢汉的理论说,旧媒介只有在新媒介出现之后,它的特征才会凸显出来。如果说互联网现在是一种新媒介,那么文本、图像、声音等是旧媒介,它们在新媒介下获得了新的存在意义。麦克卢汉在书中写道:“一种新的媒介决不会附着于一种旧的媒介,它也决不会让旧媒介安安稳稳。它决不会停止压迫陈旧的媒介,直到它为这些陈旧的媒介找到新的形式和新的位置。”所以,我觉得报纸它不会消失,它只会在新媒介的巨大压力下去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一种新的形式和位置。
媒介即讯息,许多人在批判地看待这一理论的时候,却没去想这一言论的出现的背景。在传统的观念里,媒介仅仅是形式,、是载体,它是消极的、静态的。但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对信息、知识、内容有强烈的反作用,它是积极的、能动的、对信息有重大的影响,媒介(形式)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也具有传播的价值。麦克卢汉曾说:“我强调媒介是讯息,而不说内容是讯息,这不是说,内容没有扮演角色———那只是说,它扮演的是配角。”许多人说他把媒介技术看得太过重要,是一种比较极端的看法。更离谱的是他完全忽略了国家制度对媒介的制约、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麦克卢汉的这一言论可能被人误解,但是我觉得他能一下子引起全世界学者对媒介本身的讨论和关注也是一种本事。
对我们而言,内容的重要性就好比烧烤中鲜嫩多汁的烤肉。竹签对烧烤是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消费者感兴趣的,但烧烤的真正效果在竹签(载体和形式),而不在烤什么东西。竹签和烤肉的对我们消费者的效果是分离的。烤肉本身有吸引我们购买的效果,但竹签本身总应该有它自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