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这个没有全部翻译,我不会做。”
“真题都考过了,不会再考,所以不用多刷。”
“单词不认识,所以不会做。”……
有很多类似的思维,孩子们不断反馈给我。随着我的高中英语班进来越来越多的名校孩子,我看到了名校生出众的素质,而孩子们口中的学校教学,我有时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孩子们提的最多的是做题的模式,基本上除了翻译,背单词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可圈可点的思路,厦门wy校和fh校都是这样,其它学校怎样,可想而知吧。
如果背单词,翻译再加一个作文模板就能搞定高考,这世界会美好的很多,简单很多哈。
翻译那点事儿,你总是放不下?
我从三个方面分析这个思路:
1.如果你全部都能翻译明白,时间也够,那么你就能保证都做对题,拿到高分。这个思路的背后的逻辑应该是,只要认识单词(中文来说就是认识字),看懂文字表面意思,就能做对题,拿到分。
这个因果关系成立的话,语文一定是最容易拿高分的,因为卷子上的文字都认识哈,每个选项的也都看的懂,只要你不写错别字,那么语文一定拿高分?认真思考,这对你破除英语考试中的翻译迷信大有益处。
2.多数的孩子到高考后,也完成不了翻译所有阅读内容的任务,连很多老师也不敢拍胸脯说100%能,要知道老师们是多学习了4年专业,多数还是7年的本硕连读,那么让高中的孩子们翻译完才做题,做错题是翻译不好,这种类似1+1=2的low逻辑,害人不浅啊,真正不折不扣的伪命题。
3. 考试时间120分钟,除去听力和作文两项,听力是死的,一定占20分钟,有的同学机灵一点,前面4分钟的准备时间也用来做个语法填空,能抠出几分钟来,作文留个30分钟,是非常少的了,如果新高考两篇作文,传统文出模板比较容易,续写就比较难,两篇给35分钟时间,得是比较优秀的孩子,那么那一大堆的完形,7选5,四篇阅读加语法填空,再扣除最后5分钟做个小检查,给60分钟答题已经是极限,有时间慢慢悠悠翻译,然后答题吗?做梦吧?
总结这个命题不成立的原因:1.能力不够。2.时间不够。3.思路不对
伪命题诞生记
第一, 文科思维,英语老师多数是文科生,包括本人。在学校经过多年的英汉互译的训练,练出翻译思维,高考是应试英语,能答对题就是王者,翻译与答对题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犯糊涂的请参考上面思路之一。
第二, 抱残守缺。因为老师自己是这样过来的,或者过去是这样的,就认为,现在也是这样的。所以不能进步,误人子弟了。殊不知,如今高考英语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矣。科普类,科研摘要类文章越来越多出现,侧面透露一个消息,理科思维运用于英语答题会成为趋势,还在用老黄历的思路,迟早out。
第三, 本人在最近几年发现,英语教培业崛起的大咖老师,理科出生的老师越来越多占据C位,跟阅读的文章类型有关,文科生瑟瑟发抖,而我不能抖,努力提升自己是正道儿,否则你说自己水平多高,比如我的学生们告诉我的,某某xx老说自己水平高,是学生水平低,所以配不上她的高水平,学不好。让我流汗一会儿。
然而,还是有好消息,我听说有的老师允许自己的学生到其它老师那里走班听课,我心甚慰,默认自己教不好,但有那个心胸放孩子们出去学习,至少不会耽误人家娃太多。
那么,高中英语,准确地说,高考英语该有怎样的答题思路呢?真有很多值得探讨的,但是今天你至少懂得一点,会翻译才能做对题,或就能做对题,就是伪命题,
最后提供一个验证方式,咨询高四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