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熟读圣贤孔子的《论语》,但依旧会走上一条与之完全相反的路。及时清醒的,可能吃了点生活的苦,便“回头是岸”;执迷不悟的,可能“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比如,大家都熟知“温故而知新”,但在生活中却总是“一路向前”。
之所以会造成“两极”效应,这与人类大脑最深处的秘密有关。
01 大脑过度自信
《有效学习》作者认为,多数人都遭受着过度自信的影响,认为自己比一般人聪明、漂亮、技艺高超、使命非凡......
同样,过度自信也适用于知识领域。我们学了某个东西,会认为自己懂了,然后放弃追问与练习,直接转入下一章。
但我们忘记了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以致用。学了不去用,几乎等于浪费;学了不会用,说明理论与实践脱节;学了用得不好,说明还得再加强.....
02 大脑贪多图新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今天看了一本书,好牛。明天看了一本书,更牛。依照这个速度,一个月可以看30本书耶。一年之后,比别人几年看的书还多呢。
“大脑”可喜欢这种感觉了:坚持下去,可以学好多知识啊;每天都是新知识,更有新鲜感啊,学起来更有趣啊......
当循着这个思维模式走下去,我们会越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03 与大脑死磕
那么,如何对抗大脑这个顽皮的“小孩”呢?学了新知识后,一定要坚定而平和地,经常回顾和反思啊。
坚定而平和,才是接受知识的最佳心态。咦,与小龙女老铁分享的《正面管教》中提出的“坚定而温柔地对待孩子”是一样的道理呢。
回顾和反思,才能对抗“顽固的大脑”。就像唐僧不厌其烦地念“紧箍咒”,才收服了冥顽不灵的孙悟空。
其实啊,我们远没有想象的那么“聪明”。在进化的道路上,不如学习曾国藩先生的“尚拙”精神,一遍一遍地与大脑死磕到底,才能培养“温故”的良好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