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没人知道,究竟曾面临多少选择,要经历多少“错过”,又有多少个“错过”会在某个时点因为一个重要事件而秒变成让我们无比自责的“过错”?
自然,我们也不知道,在诸多“错过”背后,我们彼时所采取的行为,正是我们的“主动选择”。大多时候,我们会不假思索地误以为,那只是一种“不得不”,一种因就各种客观因素而导致的“不得不”,根本与“主动选择”无关。
举个栗子,事先计划得好好地,要去参加10年同学聚会,临到当天,难免会发生各种状况,导致最后一分钟有人不得不遗憾“错过”原本十分想参加的聚会,譬如:
1. 老板临时召开的会议(与重要与否无关,与老板召开有关)
2. 重要客户的突然来访
3. 孩子突发高烧
4. 老家上周突发状况
5. 一个早已约好的重要会谈
6. 正在一个距离会场1小时车程的地方开会
等等......。
或许你以为,这些都是我想象出来的理由,其实不然,这恰恰是最近童鞋聚会时遇到的情况。
工作生活中,类似这样的场景,几乎无处不在。我们常常不知不觉中,做了很多选择。无论事先有无认真思考,客观地说,最终出现在场合A而非场合B的结果,其实就是一种选择:一种基于某种认知/假设前提,考量过不同优先/权重而进行的选择(即便那时常表现为一种选择的下意识或无意识)。
他人如何去看“去或不去”这一结果,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事情发生后,会否曾有一刻,哪怕只是一秒钟,我们内心曾升起过一股“错过”之意?若真出现了这种感受,我们就要提醒自己:
1. 这不是“错过”,这是我们彼时选择的结果。
2. 这种选择没有对错,只是一种选择,客观的选择。
你这么说一大通,难道不是有点小题大做嘛?为何要就一个司空见惯的“去或不去”的小事,一本正经地扯上什么“错过”呢?
或许在面临诸多小选择时,这种思考显得画蛇添足、毫无意义。实际上,只有当我们有朝一日面临生老病死等重大决策时,才能了解平日里刻意练习,区分主观/客观/事实/观点的重要性。这份明确地觉察、辨识与区分,能够让我们不至于因为客观的“错过”而陷入自责“过错”的境地。
通过日常思考梳理小事件的可能应对选项,觉察/辨识自己在某一事件发生前、过程中、发生后,容易升起的某类或某几类情绪,有利于甄别出自己下意识的决策模式,更深入了解自我,从而修正那些决策时的无意义的假设前提。
一旦今后遇到深感自己有过错的事情,我们只要去检视整个决策过程,梳理事情发生当时做决策的底层逻辑,就能快速地将其归因到客观因子单元(精准区分客观事实/主观想象)。接下来,我们只要问自己,“如果给我第二次机会,假设时光倒流至那个时点,以我当时的智力、情商、知识、经验,是否有可能做出不同选择?”
这么一来,我们就能准确区分;这是真的“事实有过错”,还是只是一种因为遗憾/后悔带来的“有过错感”。
说到底,无论是否真有过错,我们必须明白,这个大千世界从来就“没有假如”?What happened is the past.
我们永远只能从当下入手,通过减少“错过”以降低未来的“过错”概率,而不能用“假如”的悔恨遗憾,去修正任何已发生的“错过”或“过错”。因为已经发生的“错过”事实,恰恰是我们在那个时点的“如是选择”。
我们有必要学习如何理性地接受自己在生活中会“错过”很多东西,自然难免有时会因“过错”而自责。而理性区分“错过”与“过错”,能够让我们将有限的时间更多地用在“可以改变”,而不是浪费在“不可改变”的事情。
为弥补“错过”带来的“过错”,我们所采取的行动,永远只可能针对当下,针对眼前人。而对于已发生的,真的好像只能让时间去充当疗愈师,“Let begone be gone”,感性上尊重自己的感受,理性上着力把握住下一个机会。
人生,貌似就是这样一场有限时间的旅途,我们所有的选择,无非是个“now or later”的问题,让我们珍视“时间”这一重要维度,尽可能抓住当下,尽可能少“错过”,自然也会少因“过错”而自责。
p.s. 本文的缘起:昨日沉寂多年的班长重出江湖,以几乎一己之力操持出一场高品质的聚会。聚会期间,大伙儿相聊胜欢,畅谈十年心得体会。深夜回家,获悉大学室友家中至亲过世的讯息。两个截然相反场景下的谈话,个中的雷同/反差,让我不由心生感叹,“生命之有限,时间最稀缺”,而去学习把握当下的每个选择,才不致于错过,亦无需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