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原文链接和我的文中重点总结:
本文来源于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066773/answer/31553008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E3OTk2Ng==&mid=2657435134&idx=1&sn=55f5854d51dac0cc3e75e2bd6efb7c4b&chksm=bdd92aef8aaea3f9f220d5612b78d5e1e8c11c7096bc017c55a368bfda2a098b36b20a64d85e&mpshare=1&scene=1&srcid=0221MQTw2Xk5ZJfskTPVYvc0%23rd
http://xugaoyang.com/post/5a9d5596b1745b11c007ffba
陈杨帆学习总结的总结:
YW:
方法总是能不断改进,但是手头有什么条件就用什么条件,不能说方法不完美就不往前走了,这才是正派武学的练法。一定要吃苦的。
ZJ:
不完美就不学确实是个大坑,我自己也曾经掉入整个坑,原因是觉得自己效率低就不学了,其实想想学习首先的前提是吃苦,方法高低区别而已,并且因人而异的方法没有捷径只能不断调整,在吃苦中调整。
YW:
什么是背后的道理?只有两条。1、别走极端。2、小马过河,实事求是。不断的做,从现实中得到反馈,再改。
ZJ:
是的我学习总喜欢走极端,而不是实事求是,比如开始的时候我总想着把犀牛书看十遍,结果只看了一遍 ,当初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就是学,结果走上了误区导致自己放弃而错过了进阶课程,所以做什么事情都要开始有个目标,目标再大再小只要积累总会有很好的收获,如果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对我来说很难持续,并且很容易放弃或则走极端,有了目标之后就是实事求是的,怎么效率高怎么来,怎么快速靠近自己的目标怎么来,以目标为导向,管理自己的过程,不断的调整,整个之前没想到,后面要重视。
ZJ:学习就应该找大师级别或者爱着自己所教的东西的专家型人物,如果你刚接触一个学科,碰到的教师是个那这个糊口饭吃的老师,那你最好是不要学,他学习过程中的所所有的负能量都会污染你的大脑,要赶紧逃离,整个话的前提是你是自主选择自己所学和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现在互联网那么发达我们完全可以找到那种老师。一篇文章就是要给老师就是一个教导。
YW:
打桩法(拼图学习法/彻底理解法):理解一个概念,就是把这个概念和已有概念建立联系。你对已有概念越熟悉,这个联系越强,你就会觉得自己越理解。运用“生活体验”去理解基础概念,然后再整个基础上用“逻辑”理解脱离生活体验的概念,对于复杂概念先用严格证明搞定,再反向去感受直觉是什么,证明或者逻辑不能忽略,更不能只关心直觉。
打桩法详细拆解:
在介绍欧拉公式的证明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初窥打桩法的门径了。也就是,想要理解未知概念(欧拉公式),首先找到自己认同的已知概念(实数域中的泰勒级数),然后建立两者间的联系。
现在我系统的介绍一下怎么用打桩法来学习。
一本书来了,找到你最有感觉的概念,学习之,即打下一棵桩。不一定非要按顺序读书。采取几个行动:看目录,找有感觉的桩。或者随机的翻开一页,读完,然后问自己这一大段到底想讲什么。既然作者不是笨蛋,他一定想讲些东西。打下几根桩后,你还可以问自己,我现在读的东西和现有的几根桩有什么关系?
打桩没有任何约束。一本书上看什么都行,有图画就看看图画,有题目就看看题目。这都行。但凡能帮助你打桩产生感情的内容都可以读。
但是桩打到一定程度,脑子里攒了一堆乱七八糟的直觉后,基本上整本书到处都是桩,到处都是你的卧底。这时候你就可以追逐严密性了。看清楚概念。然后看定理,其实概念的桩打牢了,大部分定理都能够自己证明出来。慢慢的就把这本书给啃了。
为什么非要自己搞懂定理的证明?因为有的时候你以为你看懂了定理,但是你根本没看懂。逼着自己证明,你才会知道这个定理到底在讲什么。
还有一个原因是:定理讲的是概念之间的联系,可以帮你复习概念的定义。同时如果你看不懂一个定理的证明,很可能是你对概念的内涵没有理清楚。很多时候概念的定义就那么几个字,但真是意味深远,一字不可更易。定理得证明不用背,你真的看懂了,就会发现好几个定理的证明其实是同一个技巧,而你自己会不知不觉地把技巧上升为一个概念。你根本就忘不掉这个概念。如果一个技巧只在一处用到,那说明它根本就不重要,干脆忘掉好了。
一定要反复理清概念、定理之间的联系。读书的时候,很多概念、定理第一眼看过去觉得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然后就跳过去了。下一次又看到的时候,因为对于整本书的理解加深了,再看一遍,真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往往不起眼的一句话,串起好几个零散的概念。
当然,有些内容如果一直到最后都孤零零的,和别的概念没什么关系,那很可能是这本书的重点不在这里,所以在这边的讨论很薄弱。干脆放弃也没关系。
ZJ:总结起来就是找到一本书一个学科自己喜欢的一个点和自己生活有特别感受的体验的点,学起来,逐渐拓展,形成一条条线,然后拓展成一个个面,和你的已有已有知识和经验整合真的变成自己的东西。
YW:学习数学,其实走到概念这一层并没有到头。你还可以问,为什么概念需要这样定义?其实是为了符合人的直觉和有用。数学家想着,我需要定义一个概念,这个概念需要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不需要证明,就像物理学家觉得这个世界应该是守恒的一样),因为只有这些性质会让我开心而且有用。
你也可以尝试着自己定义概念,不过一定要有用、直观、优美,与现有理论能够有一定联系哦。
此外,有的时候,经过一连串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暂时没有直观的理解。就好像通过逻辑我们可以定义出高维空间中的平面、球,但是我们看不见。你是否敢相信逻辑的力量?
定义概念与相信逻辑的力量,这两者在牛津通识读本的《数学》一书中讲的非常透彻,大家可以读读。看完这本书后,你就会意识到,当读完一本书后,你心中也就没有这本书了。因为这本书所讲的全部内容,都可以基于你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逻辑完全推出来。
数学从来都是一种壮观的模式,像崇山峻岭一样巍峨,像大海一样广阔,可是只有懂得它的人才能看见。欣赏美的最好方法是实实在在的去读数学书,但是为了给你鼓点劲,可以读读《数学的语言:化无形为可见》。
ZJ:整个阶段我还无法再脑中形成映射,以后随着学习深入我想一定可以的,但是《数学》和《数学的语言:化无形为可见》这两本书是必须读的。
ZJ:短期目标是找到一个初级工程师的工作,长期目标是成为一个js一个专家级别的选手,用短期目标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对于长期目标就是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简书上开一个知识体系总结和概念总结的栏目,概念的学习方法是:用专业名词解释一遍,然后给女朋友讲一遍让他能够听懂。面试的技巧的:如何克服紧张,海投找几家公司面试锻炼自己,然后再面自己想去的公司。
按照最近四天大家给我的建议和自学的经历来看,我发现第一从建立项目进行学习,从抄代码开始学习,这两个我都有实践,对于看别人的代码来学习,抄代码整个事情我也算是做了,对于概念的学习自己之前的方法是先把书通读一遍,然后碰到不知道的再看书,对于书中的代码自己每天坚持练习一点,结合打桩法和费曼学习法,还有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整个过程,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像老师说的:一个数据集合(对象,json),两个方法(同步和异步),三大结构(顺序,条件,循环语句),多种数据格式(数字,字符串,数组,布尔,json,对象)的使用方式,可以通过整个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的打桩,对于变成的这些知识来说,可能不是概念的理解,而是应用,为什么要整这个名词,名词的特性是什么,如何使用,和现实有啥联系,每天再练习代码的过程中都去发现这个特性是什么,如何使用的,书本上如何解释使用的,代码写作者怎么使用的,这个总结起来可多了去了,哈哈,每天几乎都可以思考这些问题,然后翻书找对标,然后晚上总结,哈哈想想都开心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