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了解过一些哲学,大体是这样,物质和意识,哲学研究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用一个例子可以形象的表述,如果在镜子前面放一面镜子会怎么样?一面镜子会出现在另一面镜子中,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因为对具体的镜子而言是物质,对于具体的镜像而言是意识,这样你会发现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的,同时物质又是根本,意识无法脱离物质而存在,而镜像是想象力的雏形,可以达到任何客观物质无法达到的境界.其实说的更加直白一点就是,人与人之间就像镜子,相互印证,各自独立,所看到的一切,都需要物理的映射,所想到的事物,也需要意识的映射.
可能你会觉得说这么多好像和佛没有关系,其实我只是想从这个角度来看待佛的一些东西.
佛不是神,看过释迦摩尼传的人都知道,在公元6世纪,有一个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母亲多年求子未得,一日夜间梦到和大象翩翩起舞,然后莲花入体,佛陀就出世了.他是释迦族,所以人们称他释迦摩尼.虽然这些有可能是后来者的一些神化,却也不妨拿来为引子.
佛子三次出宫,分别看到了,老,疾病,死,由此引发思考,人为什么会老,为什么会死,为什么会得病,其实刚开始看觉得很可笑,因为觉得这根本没有为什么,因为这就是事物的发展规律啊,由生到死,经历疾苦,可是当时的佛子并不知道,他觉得通过修行可得普度众生,这样世间就不会有人生老病死,也不会有人会得疾苦.后来一心修心,脱红尘,入佛门.在林中苦修7年.在他快死的的时候,或许是顿悟,或许是托梦,总之突然觉得生老病死本就是一种自然之道,我们能做的就只是顺其自然,善始善终.然后开始去教化众人,不要那么悲伤,只是去了另一个极乐世界.用哲学的话就是教会众人透过现象看本质(当然这个本质有时候并不一定对),什么是本质,无非就是物质和镜像,尤其对于这个社会的个体来说.
其实物质和镜像的规律使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能做的是对镜像的衍生和利用.从这角度来说,佛就是眼,佛是心灵之眼,即看待事物的角度和眼光.镜像是对本质的反馈,但是有了智慧,我们眼里的世界就是自己的思考中的世界,所以很多解释又说,佛便是智慧,我不会说什么让别人有智慧之类的话,我只想说,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这就是佛想要说的.
佛分为三个类(我宁愿称他为类,而不是境界),第一是,自己的觉悟,自觉,第二是,帮助别人觉悟,觉他,三是圆满的觉悟,佛陀.对于这个理解,其实我更愿意相信上帝,所谓的神.在我看来,神不是其他人,而是自己和他人的一些关系的镜像,就是一些错综因素连接在一起而导致的莫名的结果,就是在物质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镜像.佛其实更倾向与自修,而神其实更倾向于他修.就是去和别人处理好关系,这样神就会帮助你.佛的他觉,就是帮助和开导别人,让别人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最后说一下道与佛,这里我只能说一些我理解的道.道是对规律的认识,侧重于规律本身,就是物质以及物质的发展规律,而佛,是对镜像的认识,侧重于镜像和镜像的成像规律,从这点上,他们虽然走的路不一样,却都是对未知规律的探索,都是哲学的直接延伸,面不同而已.
只是想到了就说一些自己的看法,妄言之处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