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升级为父亲,身边很多人聊天的话题开始转移到孩子教育上来,很多人比较模糊的是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应该如何去批评才能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聊的多了,也总结了一些观点,今天来说说自己的总结。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犯错,家长是必须参与到批评教育中来的。
这就非常考验父母的处理技巧,不能以大人的角度和心态,又不知如何去站到此刻孩子的心里引导,稍有差错,往往会适得其反。
总结了自己的带女儿经验,如下观点:
1、就事论事;
就事论事,很关键的点,是不要进行时间空间上的延伸;比如孩子因为害怕自己一个人先睡,打开了厕所的灯光,我们不能一来就直接批评“你看你这么大了,还老忘记关厕所灯,一定是因为你这么粗心大意,学习才跟不上别人……”,以种看似挺有道理的强盗逻辑,会让孩子感觉自己以后哪怕一点小事不好,那人生就完蛋了;
你觉得你的孩子在这样的压力下生活,有多少我们能看到的真实是他的真实,有多少他的笑容是他的笑容;
世界生而平等,我们不要以年龄来看待孩子的平等权利不足,相反,以平等的角度去和孩子论事,谈他的错误,反而更能让他有存在感,让他有调整自己理解的动力;
2、不当众批评孩子;
有专家提出,想要摧毁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只需要当着很多人的面,不留余地的批评他就可以,可想而知其严重性;
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敏感的,很多家人会认为只有当众教育训斥孩子,他才会长记性;其实不然,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慑于压力不敢抵抗,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的自尊心受挫;
我们在人多的场合不做批评,但要表现出来让孩子知道我们在意,在记住他的错误;回到家私下和孩子沟通,问问孩子当时犯这个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一同分析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想法和错误,寻求方法改正;
我们应该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个体来尊重和对待,孩子生来就有权利得到尊重。
3、错误不重提,更不能常常提;
每次犯错都重提孩子过往的错误,然后对其一二三数落的批评方式;我们可以自己感受的,我们试想一个场景:每天加班加家晚了,社交回家晚了,得到的是老婆不停的数落,怎么今天这样,昨天也这样,到底知不知道要回家了;你的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情绪,我明明就是为了这个家,为什么还要去解释做了啥,被数落,睡前都不得安宁,然后,我们会反感。
当然孩子犯错有时候也不是他故意的,他不知道对错,他只知道让自己开心,这个真切的初衷,和我们辛苦为了家,是一样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错误思维,去引导他避免这个思维;
而一旦我们的教育里失去了这类尊重,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我们做什么他们都听不进去,只会一味的和我们对着干。
4、批评不比较;
每一个孩子的身边,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每当孩子犯错时,我们经常会一气之下,拿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点,来教育自己孩子的缺点,希望能够激发孩子的动力;
这容易让孩子造成两个更错误的认知,其一,这样做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留下自卑的负面阴影,让孩子感觉自己不如别人,从而感到更大的无助和焦虑;其二,你列举的别人家的孩子优点,现实中与你看到的有偏差,别人家的孩子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也有错误的事情,也有被老师批评的事情,而这些是同班的你的孩子所知道的,你试想一下,如果孩子的打击力稍强一些,他会从心里觉得你一个大人的觉悟也不过如此,让自己去向一个有那么多问题的人做学习榜样,从而让他对你的崇拜减少,让你的威慑力在孩子那里慢慢失去作用。
巧妙的比较点,应该是抓住孩子的优点,从时间上来做批评思路,对比孩子今天与昨天之前的问题,个人成长中的优点放大,能让孩子更快成长,远离缺点。
5、教育者情绪不发泄;
不能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这个批评过程中,受情绪影响,我们都会在不经意间说出一些伤人的话,尤其在孩子做错事被你批评的时候,你的形态,心智会给孩子一定的信号,可能孩子的错误并没有那么大,但因为加入了我们的情绪,孩子可能会觉得这个错误是多么的严重,对他们此刻的心态恢复,以及错误认知上,造成程度化误导。
与其说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可以说是让这些批评者大人们学会如何去掌握逻辑;我们应该学会跟孩子做朋友,多聆听孩子的想法,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和孩子一起分析对与错,教会他们明辨是非;就如同“大禹治水”,疏导远远比堵截效果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