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讨论的主题是“绘本选择的方法与技巧”。
前几天的课程中,老师提出早期阅读中亲子阅读的重点是亲子,而不是阅读。同样的,亲子关系的中心一定是孩子,而不是养育者。所以今天谈到绘本的选择,判断标准一定是围绕孩子来的。
关于儿童读物尤其是绘本的选择,我们总是冒出很多疑问难以判断。
比如我孩子5岁了,市面上所有的绘本都可以读了吗?我家里有二胎,两个孩子相差五六岁,该怎么选绘本?很多名家绘本大家都在推荐,可是孩子不喜欢怎么办?我被种草好多有意思的绘本,又怕买了孩子不看怎么办?
老师从三个方面介绍选择适宜绘本评判标准,大家对以上问题就会有自己的答案了。这三个方面分别是:
1.绘本选择与儿童发育特点要匹配
2.绘本选择与孩子兴趣关注要匹配
3.绘本选择与生活文化氛围要匹配
第一部分,绘本选择与儿童发特点要匹配。
相信大家对于儿童身体发育的阶段性规律,都有所了解。比如几个月能自主翻身,几个月能坐能爬,几岁发展大动作,几岁发展精细动作等等。但是儿童大脑发育的特点,以及其对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大家可能就不太清楚了。大脑的发育需要与身体各器官的发育相互配合,在适合的阶段接受适当的刺激,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发育成长。
6个月的小宝宝视觉发育度只能支持他识别物体形状、基本颜色,如果这时候让他认知物体的分类,比如认猫识狗类的绘本,就明显不合适。一直到1岁,宝宝都对于事物的认识还是处于全能期,他会认为自己的反应能够操控周围的一切,他一直在体会这种互动关系。这一时期,适宜的儿童读物其实就是布书、塑料书,用布料和塑料做的书,这种强互动性的、不怕撕不怕咬的书,但注意一定选择安全无毒的正规产品。这个时期绘本存在的意义,主要在于给婴儿和养育者之间提供一种对话的契机。比如,妈妈可以用布书逗弄孩子:“宝宝,看这是什么呀,会响对不对,还能翻开,还有颜色,你摸摸呀,好玩不好玩?”这样的方式不只能增强亲子互动,还能输出大量语言信息给婴儿,帮他们构建基本的语言体系。
1至2岁的小朋友能够处于语言敏感期,适合带有连贯语句,但没有很强故事情节的绘本书,比如经典的《好饿好饿的毛毛虫》《棕色的熊》等。这类绘本由简单的语句不断重复,我们在讲演之余,还可以替换里面的词进行语义重组。孩子长期这样读绘本,会更早地识别语言信息,表达也会更有逻辑性。也可以阅读与孩子本身的日常生活相关的绘本,这类绘本中重现孩子的大量生活经验,帮助他们进行经验重组,有利于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比如《宝宝的一天》这类绘本,描述的就是1岁宝宝的生活,什么起床了,妈妈准备早饭了,换尿不湿了,吃饭了,我哭了,我笑了,妈妈抱我睡觉了。这类绘本帮助孩子整合生活经验,正确认知自我。
2至3岁的小朋友有了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够认知故事的叙述脉络了,还有了一定的能力,能说出事物的先后顺序。这一阶段绘本选择,最好是一些经典叙事结构的故事书,书里的角色经历事件带有情绪,遇到转折给出反应。这些基本的情节,能够很好地训练孩子对于我们语言中特有的叙事结构的认识(就是我们上学时常说的时间、人物、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有人会问了,2岁和3岁相差那么大呀。当然了,1至3岁年龄的小朋友对于故事逻辑性的感知大不相同。给3岁小朋友讲小狼和小羊的故事,讲到小狼一口把羊吃了,你停下来,3岁小朋友会问你然后呢,这说明他这个年龄能分清故事的主人公、起因经过结果。但是同样的情况放到2岁小朋友身上,他可能听到狼吃了羊,你说讲完了,他就哦一声,也不在意。
3-6岁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对于人物关系、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都有很强的理解了。在原本那些故事书的基础上,可以选一些文字信息略多或者情节稍微复杂的绘本了,或者说市面上大部分的绘本都是面向这个年龄段的。这一阶段的孩子,在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上相差不大,但是经验差距会有,所以尽量少选与孩子经验不符的绘本,加关于圣诞树的故事讲给没有经历过圣诞节的小朋友他就会明显搞不懂。
6至8岁的小朋友步入小学,社交范围增大很多,认字能力、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均有极大的发展。这一时期适合用桥梁书(就是图文对半,带有拼音的绘本)进行共读或自主阅读,也是在为学科性的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8岁以上的小朋友基本都是以学校生活为主了,适当地引入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课外知识学习和拓展阅读就是这一时期的重点了。
最后,再给到大家一个选书的黄金原则:书中主人公的年龄和小朋友的年龄越相近越好,因为绘本的作者在创作的时候都会考虑受众的年龄区间,主人公和读者的年龄相仿,故事的展开才更有代入感。
第二部分,绘本选择与孩子兴趣关注要匹配。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喜欢哪一类、哪一题、哪一画风的绘本,就以这类绘本为起始,进行阅读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孩子觉得有趣好玩,才会把这件事做下去。
买来的绘本喜不喜欢?是看了一眼就放一边了?还是看见封面就喜欢,迫不及待地打开,我们通过观察很好判断。同时,网上有着多种多样的绘本平台,有绘本书评类的、有绘本借阅类的,善用它们的筛选功能,找出各年龄段比较经典的绘本,拿回家一试就知道孩子喜欢哪一类的绘本了。
我们观察孩子的兴趣点,主要是看他们针对什么样的绘本产生好奇心。有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动物型主人公绘本,比如李欧·李奥尼的动物寓言系列绘本《都是我的》《鳄鱼哥尼流》。有的小朋友喜欢视觉游戏型绘本,比如I SPY系列视觉找物游戏书。有的小朋友喜欢看其他小朋友的冒险故事,比如吉竹申介的《是苹果吧》系列、《神奇的马桶》系列。我们观察到孩子对一本书感兴趣了,反复观看了,就从同类型、同作者的绘本下手,逐渐扩展阅读范围。
还有一种儿童兴趣,来源于对绘本中主人公行为的认同感。比如《大卫不可以》系列绘本,全文只有“大卫不可以”这五个字反复,但是图画上却是大卫的各种捣蛋场景,这些事可能我们的孩子自己也做过,也被批评过,那么他在这样的绘本里感觉到的是“惺惺相惜”,是一种被认同的、找到同类的感觉。有了这样的经验后,再被批评时,他不会处于完全惊慌失措的感觉,也不会将坏行为上升到人格缺点上,而是坦然接受做错事 被批评这件事情,得出下次改变自己的行为就好了这样的结论。这样的教育方式,才不会让孩子产生性格的缺失。
总之,从孩子的角度看,兴趣最重要,这决定了孩子想读不想读。所以家长最好不要把自己的“有用没用”标准,强加到孩子身上。
第三部分,绘本选择与生活文化氛围要匹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就好像是空气土壤和水源对于植物的重要性一样。同时家庭也是归属于一个地方性的文化,又归属于一个民族性的文化。我们在选择绘本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些文化因素的影响。
第一,家庭层面上。家庭是孩子获取生活经验的最主要来源,所以选择绘本时,如果看到和平时生活经验相差特别大的内容,孩子的代入感、兴趣点、关注度都会降低很多。
第二,地方、民族层面上的本土性文化元素在重大节日会常常体现,在绘本的选择上,我们可以按节气、按节日选择同样元素的绘本,为孩子讲解我们为什么要包子、为什么要吃饺子,培养孩子的民族归属感。
很多国外的大奖绘本,翻译到国内会水土不服,孩子看了没有共鸣感,大人看了都会有些费解。这就是因为,多绘本是对现有文化的再创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讲段子”“玩梗”,如果绘本的创作基调是我们不熟悉的文化元素,就会导致我们理解起来非常困难。比如我家曾经读过一个《蓝花楹》的故事,它的故事是根据澳洲的民间传闻“被蓝花楹砸到脑袋会变笨”改编的,它就像我们国内流传的“小孩子吃鱼籽不识数”一样,但是为孩子解释起来,费时费力,达不到应有的阅读效果。对于这类绘本,我就会放弃。
这一点理解起来其实很简单,如果一本绘本是基于我们在家不会说的梗,基于我们没听过的玩笑段子,那最好不要选它。
第三,多元融合。
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绘本,正派和反派一定不是力量对等的,里面不同人物的力量、体型、性格也大多是不同的,他们是不同文化群体的体现。如果更显性化,就表现为异域风格的、本土风格的、场景老旧的、场景现代化的、场景趋于自然的等等多元要素。
在绘本中见到千奇百怪的形象对比,在生活中也能接受每个人的不同性格不同行为。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多元且包容的,所以不要用同质化的绘本去说教,而要用多元化的绘本去喂养。
总结一下,选择绘本的标准还是集中在三个最重要的参考上,分别是基于孩子年龄的认识水平、基于孩子兴趣的自主选择,以及基于孩子生活的文化氛围。这三点重要性依次递减,先满足靠前的,再满足靠后的。相信听了这些内容的你,一定能为孩子选择到合适的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