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知识分享小组| OXFORD VSI SHARE
作者:25°N | 完成时间 2017.7.14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就像狗狗一样,一方袒露出它的肚皮,另一方决定不伤害它。不记得是哪个喜欢的作家说过的,当她捧起卡夫卡,看到了他把给他父亲写的信送到了自己的面前,她决定放下防备,和他交流。
很有意思,她大学主修的科目也是法律,和卡夫卡一样,没有热爱,只是,随大流,不排斥也不喜欢。卡夫卡和他父亲的关系很矛盾,她也一样,不过让她激动的是自己能从遥远的时空中找到共鸣,欣喜之余,陷入了回忆的漩涡。
“你指责我冷漠、疏远、忘恩负义,你这般指责我,仿佛这都是我的错,只要我洗心革面,事情就会大有改观,而你没有丝毫过错,即使有,也是错在对我太好了。”这段卡夫卡式的控诉不禁让她拍手叫好,她想她能理解为这是卡夫卡式的讽刺吗?
“我俩的疏远完全不是你的错。可这也完全不是我的错”,卡夫卡的自我剖析让她想起她的父亲对她也很好,可是为什么回忆却有一股力量在对抗。在她很小的时候,感冒鼻塞了堵住了,她的父亲会把她的鼻涕用嘴巴吸出来让她好受些。在她满院子被妈妈追着打的时候,可以求救的也只有父亲了。可是这种好从什么时候起成为了负担呢,而父亲什么时候对她感到失望呢。尽管记忆被岁月打磨了棱角,那些事儿细数时还是压抑的。
中考岁月是她噩梦的源泉,她和朋友矛盾,不知道如何处理,当她向父亲呼救的时候,她求的是可以让她脱离烦恼的帮助,但是却被父亲冷漠的态度以及被斥责全部都是她自己的错给浇了一盆冷水,从此,她明白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甚至如最亲密的人:父亲。
她有自己最为平凡的理想和愿景,考上市里最好的高中,估分很理想,在填写志愿的时候曾经一直支持她的父亲突然变了卦,说服全家里的人用最蹩脚的理由:她住校不自觉,来让她退而求其次去直升的学校,她被要挟着强行改志愿时,心里是滴血的,一方面是对自己懦弱的怨恨,一方面对父亲自此留下了心结。尽管后面出来的成绩很美丽,又如何,全都蒙了尘,从此,她不再以成绩和理想为荣。完全是他的错吗,不,也有她自己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给她造成的影响,她照着从小教导她拼搏努力的父亲的路子走,但是,她快要接近自己和父亲预期的目标时,是她父亲强行让她迷路了。她觉得她的父亲对她太好了,都能帮她铺好他自认为很平稳的路,可是这又如何,再安稳的路,也不是自己闯的路。
回到信中,信里满溢着卡夫卡对其父亲双重标准的抗拒以及对父亲压迫式教育下的不满,她也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她明白卡夫卡心中的愤懑,她抚摸着屏幕中的信像是在抚摸自己和父亲糟糕的关系一样,她想,如果她和父亲的关系像年少充满胶原蛋白的有张力的脸,兴许,糟糕的褶皱还能磨平,可是随着年岁渐长,有些记忆的褶皱,终究抹不平。
她知道这世界上的关系都有让人艳羡的模板,也有让人唏嘘的模样,也许后一种是千千万万人都能合并的同类项,平凡又无奈,但她仍不放弃在书中和生活寻找未来某一天的释然,因为她不想以“算了”敷衍了事,尽管有时候,她也难得糊涂,但是她还是希望能活得清醒明白。
她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孤儿躺进了在地上画出的妈妈的怀里,她感动得直流泪,她想了想,她会在地上画谁呢,至少现在不会画父亲的。
为什么用第三人称,因为,她还没有赤诚相见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