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正是新春出行好日子,我选择了永不晚点的区间车返回浔阳江畔。原以为一小时的车程很轻松,结果上车才发现拥挤异常。喜欢静处的我正巧与一家四口相向而坐。没多久姐弟俩就开始争抢,不为别的,只为母亲的怀抱。母亲选择了弟弟,三岁的姐姐落败在侧,呜呜啼哭……旁边的舅舅为了平复姐姐的情绪,伸手拥抱姐姐,谁知姐姐并不领情,反而更加伤心。情急之下,我翻包寻找攻关利器,发现糖果,笑脸盈盈地递给姐姐:这么可爱的脸蛋挂上泪滴就成花脸小猫咪了,一句话若得姐姐破涕为笑。用绢纸拭去泪痕,举起手机为她拍照,小姑娘十分配合地摆pose,全然忘却了烦恼……
其实小姑娘争的不单单是妈妈怀抱,而是安全感。3至6岁是幼儿成长敏感期,年轻的妈妈往往偏向把爱给幼孩,却忽略了大孩的感受。大孩也是孩,她们无力抗争,以泪洗面,家长要读懂这无声的语言,缺失的会在来日加倍偿还。
我幼年在乡下的外婆家长大,大半年见不到父母一面,对陌生的环境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和防卫。直到有一次发高烧,乡村缺医少药才被送回爸妈身边……至此落下了心病,遇到陌生就低眉不语,怯生生起来。长大以后依然比同龄人胆小,处处寻伴。到了大学,爸爸亲自送到学校不说,还物色了室友环环为我的贴身护卫,课堂,饭堂,出街,运动,形影不离。仿佛一个人无法立于天地之间,直到遇见海灵格,才意识到这是童年安全感的缺失。
作为家长,不要缺失孩子的成长过程,特别是二孩时代,平衡艺术,公平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愿天下母亲们都有博大宽厚的肩膀让你的两位小天使不偏不倚地立于肩头……